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產業動向 >> 正文
科普 | 碳交易如何實現全社會低成本減排?
來源:中國城市能源周刊 時間:2021/1/13 7:32:19 用手機瀏覽

通過碳交易,如何實現全社會低成本減排?

(來源:微信公眾號“中國城市能源周刊”)

舉個栗子就知道啦!

微信圖片_20210112083208.jpg

情景一:采用行政命令的減排成本

情景一:假定全社會減排目標是2萬噸二氧化碳,有兩個企業需要進行減排,A 和 B,兩個企業的減排成本不同(假設A 企業減排成本是 20 元每噸二氧化碳,B 企業是10元每噸二氧化碳)。

如果采用行政命令式,讓兩個企業分別完成1萬噸的減排任務,那么A 企業的減排成本是20萬元,B企業的減排成本是10萬元,也就是說全社會完成這2萬噸的減排任務,需要的成本一共是30 萬元。

微信圖片_20210112083211.png

情景二:采用碳交易機制的減排成本

情景二:如果采用碳交易,控排目標覆蓋總量同樣為2萬噸二氧化碳,假設 A、B 兩個企業各分得1萬噸配額。(成熟的碳市場碳價應基本和社會平均減排成本持平,A 企業減排成本 20 元,B 企業減排成本 10 元,故全社會的平均減排成本為 15 元,也就是說碳價為 15 元。)由于 B 企業減排成本只有 10 元,低于碳價,可出售碳排放權獲取利潤,因此會有較強的減排動力。

假設B 企業把 2 萬噸的減排任務全部承擔,那么付出的減排成本是 20 萬元。A 企業的減排成本是 20 元,高于 15 元的碳價,因此不會考慮進行減排,而是選擇購買碳排放權來完成減排任務。為完成履約,A 企業花費 15 萬元從 B 企業處購買了 1 萬噸配額,也就是說 A 企業的減排成本是 15 萬元,相比行政命令手段下 20 萬元的減排成本節省了 5 萬元。對于 B 企業來說,完成 2 萬噸減排支出 20 萬,賣出了 1 萬噸碳排放權獲利 15 萬,減排成本為 5 萬。全社會的減排成本為 A 企業的 15 萬加上 B 企業的 5 萬,一共是20 萬元,遠低于采用行政命令式的 30 萬元。

通過碳交易,政府管理層面完成了減排目標,控排企業都節省了減排成本,形成多贏局面。

是不是有點恍然大悟的趕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中國碳市場啟動在即 全球碳市場容量將超70億噸
碳交易體系構建進入沖刺期 一攬子政策將落地
李聯五:盡快建立全國統一的碳交易市場
深圳碳交易市場建設經驗及對全國碳市場的啟示
哈佛大學研究者:中國碳交易缺乏總量控制目標
全國7個碳交易試點城市已基本劃定控排企業
深圳碳交易樣本:配額發放及監管決定成敗
廣東碳交易市場有償配額發放有望下月啟動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