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建筑大國,中國同時是一個建筑能耗大國。隨著城鎮化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呈不斷上升趨勢。全國政協委員況平曾指出,當前,我國建筑能耗在能源消耗總量中的比例很大,根據住建部統計,建筑能耗占我國能源消費總量28%以上。按照國際經驗和我國目前建筑用能水平發展預測,到2020年,我國建筑能耗占全社會總能耗的比例將達到35%左右,超越工業用能,成為用能的第一領域。為此,推行建筑節能已成為“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能否順利完成的重要部分之一。
剛一進入2012年,建筑節能產業的利好政策便頻頻出臺。早在1月9日,住建部發布了《“十二五”建筑節能專項規劃(征求意見稿)》,其中扎實推進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深入開展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監管和高耗能建筑節能改造成為重點任務之一;2月14日,住建部下發《關于印發住房城鄉建設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2012年工作要點的通知》,對建筑節能工作做出了多項部署,其中指出將加大北方采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力度,啟動1.9億平方米北方采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啟動夏熱冬冷地區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日前,住建部又印發了《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指南》,其中要求從外墻屋面、采暖系統、供熱管網、綜合節能等四方面進行既有居住建筑的節能改造。
近日,據財政部新聞辦公室的消息,為進一步推進北方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工作,中央財政又下撥了北方采暖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資金17億元,加上之前預撥的36億元,2012年撥付資金達53億元。
來自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統計數據顯示,如果對目前城市中不符合節能標準的既有建筑實行節能改造,每年即可節約3500萬噸左右的標煤,且如果僅對既有建筑中近20億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進行全面的節能改造,可帶動形成近4000億元的建筑節能產業鏈。可見,實施建筑節能改造,社會、經濟效益顯著。同時,建筑節能產業的利好政策頻出臺,意味著建筑節能的巨大市場已徐徐開啟,建筑節能改造將大有可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