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產業動向 >> 正文
謝長軍:“十四五”風電產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來源:北極星風力發電網 時間:2020/12/23 7:29:04 用手機瀏覽

繼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上宣布中國將提高自主貢獻力度,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后,我國又進一步為中國減少碳排設定了階段性目標。


12月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氣候雄心峰會上宣布,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在這一背景下,風電產業在“十四五”期間將如何發展,會面臨哪些機遇與挑戰?


4.jpg

原中國國電集團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

謝長軍先生

在近期舉辦的2020(首屆)中國大件物流企業家峰會上,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與原中國國電集團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謝長軍先生就相關問題做了深度交流。


政策連續性和預見性是行業健康發展的基礎

北極星風力發電網:由于電價政策的突然變化,引發了風電行業的搶裝,您如何看待這種風電搶裝現象?搶裝對風電產業有何影響?

謝長軍:風電“搶裝”的不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首先,風電搶裝導致產業鏈設備緊張,供應鏈層層加價,開發商面臨搶電價和搶設備的雙重壓力;其次風電設備質量和安全性難以保障,慢工出細活是有道理的;最后,部分項目可能搶不到電價,項目前期投資巨大,并網后又持續虧損,形成大筆不良資產。導致風電“搶裝”主要原因是電價政策不連續性和不可預見性,在我國風電產業發展過程中,一共引發了3次風電行業搶裝,第一次是2015年底以后標桿上網電價下調,第二次是當前正在經歷的陸上風電補貼取消導致的搶裝潮,第三次是即將到來的2021年底以后海上風電補貼取消。


風電產業具備特殊性,與光伏不同,它的建設周期長,設備重量大、體積大,在制造、運輸上都需要時間。政策突然變化,市場和企業難以消化,建議國家相關部門提前制定政策,使政策具備連續性和預見性,企業和市場可以有充足的時間準備,這樣能有效避免搶裝再次發生。


“12億千瓦”即是數字,也是市場指引

北極星風力發電網:在“碳中和”及“風光”總裝機12億千瓦以上雙重目標下,您認為“十四五”期間風電產業呈現怎樣的發展路線?

謝長軍:當前,我國風電產業仍處于歷史機遇期,未來還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回顧過去幾十年的發展歷程,我國風電產業已經取得非常輝煌的成績。產業實現規;l展,從剛開始特許招標示范項目到千萬千瓦級風電大基地建設;機組技術持續進步,風電機組單機容量從千瓦級到兆瓦級,現在國內使用的陸上風機基本是3MW,海上達到5MW,國內一批先進的風電設備商已經推出8MW,10MW海上風電機組,未來還將更大;項目造價持續下降,2005年以來,主流機型價格持續下降,陸上風電已經下降到3000元/kW,海上風電項目造價也從原來的20000元/kW下降到16000-17000元/kW左右。“十四五”期間,在“碳中和”及“風光”總裝機12億千瓦以上雙重目標下,風電每年平均新增裝機至少應該做到5000萬千瓦,也就是說“十四五”5年時間,要完成2.5億千瓦的風電裝機。這不僅僅是一個數字,更是一個市場指引,會影響開發企業、設備制造企業、零部件供應商等全產業鏈以及銀行、券商等金融機構的發展策略。


風電產業發展不能盲目冒進,應該是一個逐漸上升,健康發展過程。這也是我之前為什么說風電新增裝機不應少于3000萬千瓦的原因,“十四五”發展之初,2021、2022這兩年,產業鏈配套產能、地方政府資源優化配置及電網消納等等方面還沒有充分準備,新增裝機相對會少一點,后三年新增裝機相對會多一些。


困難與挑戰并存,行業發展道阻且躋

北極星風力發電網:“十四五”期間,風電產業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但也存在諸多問題,您認為風電發展將面臨哪些困難與挑戰,您有何建議?

謝長軍:我國風電產業在取得長足進步的同時,也存在著許多問題,第一是新的補貼政策將導致存量項目經營陷入困境。國家財政部發布新的政策,按照合理利用小時數鎖定項目補貼額上限,這對于存量和正在建設的帶補貼項目影響重大。第二是資源配置中存在嚴重的地方保護主義,個別地方通過“產業換資源”的方式,要求開發企業引進風電制造業,鎖定整機商,導致開發企業不能自主選擇最優機型、制造企業無法進行充分競爭以及制造業重復建設等問題,造成產能過剩和資源浪費。第三是平價時代風電市場非理性競爭問題,風電設備和工程低價中標模式凸顯出嚴重的弊端,已逐漸引發非理性競爭態勢,風機制造企業為了搶占市場,大幅度壓縮設備投標報價,對行業造成不利影響。第四是風電開發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近年來,已有多個省份因風電建設觸及生態紅線而暫停發展風電,個別風場因生態破壞被強行拆除,“十四五”期間,要嚴格做好生態環評和設計規劃工作,做到風電開發與環境保護相融合。第五是技術創新時間不足恐帶來技術和質量風險,大容量機組技術的研發,高塔筒、長葉片、新材料的技術應用,生產線的升級革新等,都需要一定的時間驗證,新產品新技術應用和考驗時間不足,將會放大機組技術和質量風險。

以上有些問題十分嚴重,處理不好將會影響未來中國風電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建議相關主管部門出臺相應政策或解決辦法,建議企業在項目建設的過程中對上述問題予以充分重視。


“十四五”期間,風電物流業將大有作為

北極星風力發電網:本次會議的主題是大件物流,其作為風電產業鏈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在風電設備的運輸效率和安全上起到了重要作用,談談您對大件物流的看法。

謝長軍:大件物流是一個小而精的行業,大件物流行業的發展代表一個國家的強大,大國重器,航空航天、電力等行業重器都離不開大件物流在背后的付出。對于整個風電產業來說,大件物流必不可少,葉片、塔筒、整機等設備都屬于大件,安全高效的物流運輸可以保障風電項目建設進度,尤其是現階段的風電搶裝!笆奈濉逼陂g,風電大件物流將大有作為。2.5億千瓦的風電裝機需要數10萬臺風電機組,都需要通過專業的工裝車將它們一臺臺的運輸到全國各個風場,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對業主而言,大件物流的安全性、可靠性需放在首位,風電設備重量大、結構復雜、價格高昂,運輸過程中一旦出現事故,業主,運輸公司及保險機構都將承擔很大損失。其次是技術創新,隨著中東南部地區低風速風電逐步開發,山地丘陵等地形復雜地域的風電設備運輸需求增多,這向大件物流提出了新的挑戰。最后是降本,平價時代下,整個項目的投資下降,設備運輸成本也會被壓縮,大件物流企業成本控制將是競爭力的體現。風電產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全體風電人的努力奮斗,國家層面已經吹響了大力支持新能源發展的號角,風電整機、葉片、軸承、大件運輸、吊裝等產業鏈各環節企業應當做好迎接更大裝機規模的準備,風電發展前景一片大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
海上風電“農場”——風電場種植海藻
中國海上風電產業“馭風”前行
清潔能源行業前景分析
未來十年 可再生能源能否替代傳統發電?
電力設備與新能源行業報告:多部委密集發文 引導風光發
發改委能源所韓文科:全球及中國海上風電發展及展望
風電裝備制造業未來應做好哪些工作?答案是……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