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產業動向 >> 正文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王仲穎:可再生能源將迎來跨越式發展期
來源:澎湃新聞 時間:2020/9/30 7:20:46 用手機瀏覽

在9月29日舉行的國是論壇“能源中國”第三期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所長王仲穎表示,進入“十四五”時期的新發展階段,高碳的能源結構已經成為了能源發展的主要矛盾,要加快產業電氣化、行業智能化、跨越式發展可再生能源,建立現代能源體系。


什么是現代能源體系?王仲穎表示,當今的能源-經濟-生態環境可以比做是一個倒立的三角形,最下面一角是以化石能源為主的能源系統,支撐著經濟以及生態環境,“是一個隨時都可能崩塌的結構”。


“我們的目的是要把倒立的三角形正過來,兩腳落地,以現代能源體系和現代經濟體系來支撐生態文明社會,這將是一個非常穩固的經濟社會系統!蓖踔俜f進一步分析稱,現代能源體系的核心就是綠色電力。

近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時表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多位與會專家提出,在2015年的中美氣候領導峰會上,我國提出2030年左右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而最新目標由“2030年左右”變為“2030年前”,這意味著我國能源結構的變革壓力更大,全球的碳減排進程也將被加快。


王仲穎稱,我國現在的能源結構中,化石能源占85%,即使到2050年降低到三分之二以內(即形成三分之一煤炭、三分之一油氣、三分之一非化石能源),如果要達到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組織)國家的人均GDP水平,煤炭資源消耗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仍非常高。


“我們討論兩種情形,如果能源消費年均增長1.5%,則到2050年我們需要65億噸標準煤(tce),二氧化碳排放量有100億噸;如果能源消費年均增長2%,那么到2050年我們需要75億噸標準煤,將排放126億噸的二氧化碳!蓖踔俜f表示。


王仲穎認為,“十四五”時期是可再生能源跨越式發展的基礎期,能源領域要做的就是減煤、控(穩)油、增氣、跨越式發展可再生能源。


具體來看,他倡導“三化論”,即產業電氣化、行業智能化、電力綠色化,這樣才能形成良性循環的發展。王仲穎認為,只要我國制造業、產業電氣化、商業智能化進一步發展,再加上完善的電力市場,就可以支撐百分之百的可再生能源電力。



王仲穎舉例說明,我國的沙漠面積加上戈壁灘共為約128萬平方公里,如果按照當前的技術,這些沙漠戈壁可以建設1280億千瓦光伏,潛力較大。


在2019年的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上,王仲穎也曾對可再生能源發表樂觀展望,“十四五”期間我國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發展或迎來爆發期,2025年前后,光伏年新增裝機或達到100GW(1GW=1000MW)。


在電動汽車方面,王仲穎認為,電動汽車的發展有望在2020年下半年開啟新一輪周期,今年3月,國務院明確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征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補貼退坡減速意味著電動汽車消費將被促進。


同時,到2050年,如果按照4億輛電動汽車的保有量估算,則每年能夠提供約40億千瓦的可再生能源儲能,電動汽車與電力系統融合將有效促進全社會能源結構的轉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風光政策基本落地 看好行業向上趨勢
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新政釋放利好
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將滿足全球電力需求的57%
小而美:分布式能源的巨大潛力
杜祥琬:發展高比例可再生能源 保障我國長遠能源安全
可再生能源已成中國能源中堅力量
如何甩掉可再生能源“背過的鍋”
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實施在即 逾6億元大單搶籌1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