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中國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人物觀點 >> 正文
“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難產原因分析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11-11-4 17:59:22 用手機瀏覽

    從2009年一直到現在,看到關于《“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即將出臺的報道已經不下10次,幾乎每次都是有“消息人士”,媒體也是言之鑿鑿,其中不乏權威性頗高的國家級媒體,但每次預言都落空。

    最近的一次,是《規劃》將于五年一次的第七次全國環保大會上發布,這似乎是比較令人信服的預測,但是新的問題又出現了,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時間又被一再延遲,最初有報道說是9月,后來說是10月,再后來說是11月,而最新的報道是“環保大會延后召開”,至于11月份能不能召開,現在還不得而知。

    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為何難產?

    “十二五”的第一個年頭行將結束,不同產業部門的五年規劃也已紛紛出臺,為何節能環保產業的規劃出臺會被一拖再拖?以筆者多年的經驗和觀察,推遲發布《規劃》是必要的,這里面有更深遠的戰略考慮。

    國際國內大環境的影響

   從全球視野來看,節能環保產業最大的背景是全球氣候變化和由此帶來的國際氣候談判,中國在當前的環境下應當有什么樣的定位,要付出多大努力,承擔多少責任,在氣候談判的多方博弈中還存在一定的變數。從哥本哈根會議到坎昆會議可以看出,中國在發布重大的有關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政策方面,都會考慮這一因素。今年的全球氣候變化大會將于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在南非德班召開,如果考慮這一因素,全國環境大會被延遲到12月9日以后就不足為奇了。

    從國內大環境來看,3月份召開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決議》,《決議》明確提出要“綠色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這是制定節能環保產業十二五規劃的前提和依據,所以此前預計的在十一屆四次會議之前發布《節能環保產業十二五規劃》的各種消息都是不可能的?赡艿那闆r是,要么專家組提交給發改委多個版本的《規劃》,要么在《綱要》發布之后,專家組再修改以前的版本。

    完成節能減排目標與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沖突與協調

    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發展節能環保產業與完成節能減排目標,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情,目前有很多的提法,實際上是混淆了兩者的出發點和目標?梢赃@么說,節能減排是當前的主要矛盾,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是次要矛盾。節能減排是國家為了解決能源短和環境污染問題而提出的戰略性舉措,實施節能減排可以有多種措施,可以是產業結構升級,淘汰落后產能,極端情況就是拉閘限電,這些都能實現節能減排。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是最可取的辦法,是一種兼顧經濟發展和緩解資源環境約束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的的制定,一定是在節能減排目標確定以后才能確定的,所以只有當《“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發布以后,《節能環保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出臺才有依據,所以此前預計在2011年9月份以前發布《規劃》的消息也是不可能的。

    政府主管部門工作協調的難度

    在國家部委層面,與節能環保關系最大的三個部門分別是發改委、工信部和環保部,在節能環保領域各有分工,但也有不少交叉。發改委有能源局、環資司、氣候司、節能中心,在制定節能環保產業規劃方面職能最齊全,由發改委牽頭制定《規劃》也比較合適;工信部有節能司、產業司,工業領域節能和環保問題占據最大的比重,對制定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有較大話語權;環保部本身除了對減排和污染治理負責以外,也負責制定環保產業的發展規劃。所以,《節能環保產業“十二五”規劃》的制定要在這些部門之間進行協調,這本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今年舉行的五年一次的全國環保大會是由環保部主負責的,而這次發布的《節能環保產業“十二五”規劃》是由發改委牽頭,其中很多涉及到節能的部分是環保部的職能無法覆蓋到的。

    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的制定還有一個難點,就是節能環保產業邊界的劃定。節能環保產業滲透性強,交叉面寬,產業范圍劃定的尺度不同,整個產業的規模就會相差很大。因此對節能環保產業范圍的界定的模糊性給確定產業發展規劃目標、制定產業統計體系,確定政策支持范圍都帶來一定難處,需要協調諸多部門。

    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首,節能環保產業難以承受之重?

    作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首的節能環保產業一直被寄予厚望,與其他新興產業不同的是,節能環保產業是一個典型的政策驅動型產業,《規劃》的出臺自然也就成了各大券商借助“節能環!备拍畛醋鞯闹匾}材。

    有學者甚至認為,節能環保尚不能形成一個產業,更無法承受其“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首的稱號。如果“節能環!眱H僅是一個被拿來進行炒作的概念,那么它就很難形成一個確定的產業,制定產業發展規劃也就無從談起。(文/碧海潮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廣東擬提前完成“十二五”落后產業淘汰任務
社科院:理性投資可重點關注節能環保等領域
“十二五”前三年我國節能約3.5億噸標準煤
2013年中關村節能環保業總收入2500億元 同比增18%
新三板268家企業擴容 節能環保概念企業超過20家
解振華:2015年中國節能環保業產值達4.5萬億
“十二五”水泥行業余熱發電市場需求萎縮
建筑節能的巨大市場將在十二五期間徐徐開啟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