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發展新能源已經成為世界各國轉變能源發展方式、優化能源結構的重要路徑,未來新能源仍將處于快速發展時期。近年來,國網能源院新能源與統計研究所聚焦新能源資源評估、新能源政策、新能源技術經濟性等領域,密切跟蹤新能源發展情況,尤其重視相關數據持續積累和分析,從理論、發展規劃、方法模型等領域開展了系統深入的研究。本專欄將圍繞新能源資源評估、發展運行、經濟性平價關鍵問題,從理論研究、模型方法和經驗實踐等方面展開,結合相關成果和研究思考與讀者進行交流分享。
文章導讀:2019年,我國新能源發電保持平穩增長,新能源消納水平再創新高。2020年是實現《清潔能源消納行動計劃(2018~2020年)》目標的收官之年,在平價上網、競爭性配置、電力消納保障機制等政策的驅動下,我國新能源發電將邁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本文分析了2019年我國新能源發展消納的形勢、促進新能源發展消納采取的措施,展望了2020年我國新能源發展趨勢。
新能源發電將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執筆人:李娜娜、謝國輝
國網能源院新能源與統計研究所
1新能源全年成績單如何?
我國新能源發電保持平穩增長。截至2019年年底,我國新能源(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發電裝機容量約4.1億千瓦。其中,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經營區新能源裝機3.5億千瓦,占全國新能源總裝機的84%,同比增長13.7%。截至2019年年底,在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內,海上風電累計裝機達到569萬千瓦,提前一年實現“十三五”海上風電規劃目標,呈現加快發展勢頭;分布式光伏發電新增 裝機1072萬千瓦,占全部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的44%,同比提高19個百分點。
從布局來看,新能源裝機仍主要集中在三北(華北、東北、西北)地區,多個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建成。截至2019年年底,三北地區風電裝機總容量為1.27億千瓦;8個省級電力公司經營區風電裝機均超過1000萬千瓦,依次為新疆、冀北、甘肅、山東、山西、寧夏、蒙東、江蘇。三北地區太陽能發電累計裝機容量為1.03億千瓦;8個省(自治區)太陽能發 電裝機超過1000萬千瓦,依次為山東、江蘇、浙江、安徽、青海、河南、新疆、山西。
新能源消納水平再創新高,新能源發電量及其占比持續“雙升”。2019年,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新能源累計發電量510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0%,占總發電量的比例為9.2%、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其中,青海、寧夏、甘肅、新疆等10個省份新能源發電量占比超過15%。國家電網新能源利用率為96.80%,同比提高2.6個百分點,提前一年實現國家規定的新能源利用率95%以上目標。其中,風電利用率為96.2%,太陽能發電利用率為97.8%。在甘肅、新疆等地區,新能源消納問題明顯改善,利用率分別同比提升10.1個和8.9個百分點。
2新能源利用率提升靠什么?
在新能源裝機占比進一步提升、用電增長放緩的大背景下,合理控制裝機規模、強化實施全國統一調度、擴大市場交易規模等措施,是促進新能源利用率提前一年達到95%以上的主要原因。裝機規?刂品矫,國家風光預警要求得到嚴格落實,新疆、甘肅等2019年紅色預警省份新增裝機僅為平價和扶貧項目;橙色、綠色地區新增規模和開發時序優化,2019年新增裝機主要集中在中東南部等消納形勢較好的省區。最新政策要求新能源項目建設必須以電網消納能力為前提,避免出現新的新能源消納問題。
調度運行方面,國家電網公司挖掘火電調峰潛力,2017~2019年累計推動火電靈活性改造超過9000萬千瓦;推動東北、西北、華北調峰輔助服務市場試點建設;完善適應高比例新能源運行的技術和管理體系,打破分省備用模式,不斷優化區域和跨區旋轉備用共享機制,提高新能源消納水平。
電力市場交易方面,2019年國家電網經營區域內省間新能源交易電量累計完成88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2%。青海在“綠電15日”期間依托全國大電網和統一交易市場,達成30億千瓦時交易電量,通過市場化交易方式送往外省電量達到11億千瓦時。
與此同時,國家電網公司加快張北—雄安特高壓交流、青!幽咸馗邏褐绷、張北柔性直流等輸電通道建設,擴大清潔能源發電配置范圍;在換流站和風電場安裝調相機,提升三北地區特高壓直流外送能力。
3新能源發電怎樣實現更好發展?
2019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 源局相繼發布風電、光伏發電平價上網及電力消納保障機制等政策,著力促進新能源消納,提高新能源發電的經濟性和競爭力,推進我國新能源更高質量、更合理發展。
是通過落實消納責任權重,解決清潔能源消納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建立健全可再生 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的通知》,對電力消費設定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明確各省級能源主管部門牽頭承擔消納責任權重落實責任,售電企業和電力用戶協同承擔消納責任,電網企業負 責組織實施經營區的消納責任權重落實工作。二是《關于積極推進風電、光伏發電無補貼平價上網有關工作的通知》發布,提出平價上網項目由各省區自行 組織開展,且不受規模限制,優先配置消納空間。三是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2019年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進一步通過市場手段促進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進一步加大競爭性配置力度,全面落實電力送出和消納條件,推動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平價上網、競爭性配置、電力消納保障機制等政策的驅動下,我國新能源發電將邁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從發展規模來看,當前我國正處于能源轉型加速的關鍵階段,新能源作為能源轉型的重要力量,未來仍將保持快速發展態勢。從短期來看,2020年是實現《清潔能源消納行動計劃(2018~2020年)》目標的收官之年,同時受近期上網電價政策和補貼調整的影響,我國新能源建設將迎來“平價時代”前的“搶裝潮”。
預計2020年,風電、光伏發電新增裝機超過6000萬千瓦,累計裝機將達到4.8億千瓦左右。從遠期來看,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制定的《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2016~2030)》提出,2030年、205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 消費比重分別達到20%和50%。據此推算,2030年、2050年我國新能源裝機將分別達到11.5億千瓦、28.0億千瓦,占全國電源總裝機的比重提升至40%、53%。
從運行消納來看,近年來,風電新增裝機呈現出向中東部地區加快轉移的趨勢,為三北地區風電消納改善作出重要貢獻。受最新平價政策的影響,未來風電項目向三北地區回流趨勢的可能性加大。甘肅、新疆、黑龍江、吉林等風電消納困難地區的消納矛盾可能反彈,需要進一步完善監測預警機制,堅持“以消納定裝機”原則,優化調整新能源消納重點地區的新增規模、布局和時序,確保源網協調發展和行業平穩發展。
從市場機制來看,平價上網政策為新能源與常規電源平等參與市場競爭創造了條件,有利于推動新能源產業擺脫依靠補貼的發展方式,利用市場機制科學引導不同類型新能源開發和布局?稍偕茉措娏ο{保障機制則通過超額消納量交易、綠證自愿認購等市場化方式,給予市場主體適度激勵,平衡全國范圍內可再生能源消納差異,促進可再生能源本地消納和跨省跨區大范圍內優化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