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EPC項目的風險管理
一般地說,承包商企業對EPC工程總承包項目管理程序分為三個階段:風險識別、風險分析、風險控制和處理。
1、風險識別風險識別是指承包商企業對所承包的EPC工程項目可能遇到的各種風險的類型和產生原因進行判斷分析,以便承包商對風險進行分析、控制和處理。這個階段的風險管理的主要任務,一是判斷承包商在EPC工程總承包項目中存在著什么風險;二是找出風險的成因。承包商對每個具體項目所要面臨的風險及其成因的分析應分三步進行:
(1)了解項目本身的一些情況,如項目來源,項目資金來源、項目技術水平、有關標準要求、工期、承包商的工作范圍和業主的風險承擔范圍等等這些資料,同時更重要的還應了解項目的背景資料、業主的資信情況等,對上述材料的分析,可以發現很多具體的風險成因。
(2)風險的形式估計。風險的形式估計就是要明確項目的目標,采用的策略、方法及實現項目目標的手段和資源以確定是否適應項目及其環境的變化。
。3)風險識別的結果。風險識別之后要把結果整理出來,寫成書面報告,為風險分析、風險控制和處理做準備。風險識別的結果應至少包括下列內容:風險來源、風險的分類或分組、風險特征、對項目管理的要求。
在對風險的識別技術方面,主要有德爾菲法又叫專家意見法、專家會議法(和前一種統稱集體經驗法)、故障樹法和篩選一監測一診斷法等方法。
2、風險分析EPC工程承包中對于風險分析評價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 政治。考察工程所在國家的政治局勢是否穩定;研究其與鄰近國家的,考察潛在的戰爭危險,研究其國內政治派別,民族,宗教糾紛的歷史與,分析國內政治斗爭的發生及后果。
。2) 經濟。考察工程項目所在國家的經濟形勢,國家預算,建設規模以及能力,研究其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考察其外匯管理體制,以及對外資的與管理辦法等。
。3) 市場?疾旃こ添椖克趪抑饕a和生活物資近幾年的價格浮動趨勢,研究其通貨膨脹情況,研究其建筑市場發展狀況,國際承包公司和本國工程公司已承包工程的價格水平和支付條件等。
。4)業主。調查擬投標項目業主的情況 (政府或私人的),了解其資金來源及可靠程度,了解統一業主的其他項目的管理與支付的情況,研究業主的監理工程能力以及其對質量;進度,標準的要求。
。5)合同。研究招標文件的一般合同條件和特殊條件,并將這些條件同國際通用的合同條件進行對比研究,分析其差異,重點研究合同條件中的支付條款,稅收,外匯,價格調整等條款,分析其有關各種限制性說明等等。
。6)自然條件。調查擬投標項目的向現場條件,包括外部條件 (如道路,供水,供電,通訊及交通運輸等),地形,地質,水文,地震,氣象以及周圍的環境條件,特別要考察建設地區的自然災害歷史,如洪水、沙暴、干早等等。
通過以上各個方面調查研究,分析發生各種風險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對風險做出客觀的綜合評價,為制定和采取減輕和轉移風險的措施提供依據。
在EPC工程總承包項目風險分析方法方面,各企業主要采用經驗估計法、概率分析法、敏感分析法等萬法來衡量不同的風險及對風險采取不同的對策。
3、風險控制和處理風險控制和處理的基本方法主要有風險預防、風險轉移、風險分散和風險自擔。
。1)風險預防是指事先采取相應措施,防止風險的發生,它是處理風險的一種主要方法ぁ建設工程教育網一級建造師。
。2)風險轉移是指企業以某種方式將風險轉嫁給他人承擔。一般來說主要有三種途徑:一是將風險轉移給客戶,比如承包商利用分包合同或采購合同轉移自身承擔的風險。二是將風險轉移給擔保人,比如賣方信貸項目要求業主提供銀行保函。三是將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一旦發生損失則保險公司承擔一部分風險。
。3)風險分散分為外部分散和內部分散兩種,外部分散是指企業通過同外部企業合作,將風險分散到外部去,從而減少其風險損失額。如聯合體投標,就是將項目的整體風險,分散給多個主體承擔,而降低單個主體承擔的風險。
風險內部分散是指企業通過調整內部資金結構,將有些項目風險損失分攤到另外一些項目上去,從整體上調整一定時期內的風險損失率。
(4)風險自擔是指企業以自身的財力來負擔未來可能產生的風險損失。
風險自擔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承擔風險,二是自保風險。承擔風險和自保風險都是由承包商自身的財力來補償風險損失,其區別主要在于自保風險需要建立一套正式的實施計劃和一筆特定的基金。當損失發生時,直接將損失攤入經營成本。有些風險雖然也會帶來損失,但由于損失規模較小,對企業經營活動影響不大,因而企業可以采用直接承擔風險的辦法加以處理。
自保風險是指企業處理那些損失較大,無法直接攤入經營成本的風險的一種手段,即每年從企業的盈利中,按照一定比例提取風險基金,作為風險準備金,用以應付意外的風險損失,提取風險基金,并沒有減少企業的風險,而是增強了企業承擔風險的能力。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