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4月13日長安新能源奔奔E-Star的上市,車企扎堆推出微型電動汽車的節奏達到頂峰,且有繼續加碼的趨勢。為何車企會扎堆推出微型電動汽車?是市場需求還是無奈之舉?這輪推出的微型電動汽車會否遭遇“知豆們”的滑鐵盧命運?在業內人士看來,從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趨勢來看,微型電動汽車的確具有很廣闊的市場,也是不少車企的新希望所在,但同樣,這一領域也存在巨大的競爭壓力,需要企業審慎以對。
■微型電動汽車扎堆上市
日前,長安新能源旗下的純電動微型車——奔奔E-Star上市,共推出心動版、心悅版2款車型,官方指導價6.98萬~7.48萬元,NEDC工況續駛里程可達到301公里,30分鐘的直流快充可充電80%(30%~80%)。這是長安新能源E-Pro上市近4個月后E系列的第二款產品,定位于微型車,也是長安新能源汽車的入門級產品。
奔奔E-Star所處的微型電動汽車領域最近比較活躍,不僅長安汽車,多家車企都在這一領域有所布局。上汽通用五菱也在近日正式宣布,旗下首款純電動4座微型車命名為宏光MINI EV,新車整體采用方正小巧的設計風格,酷似K-Car的造型更加符合日常通勤等需求。據了解,該車裝配最大功率為27馬力的電動機,提供13.82kWh和9.2kWh兩種電池包。不過,該車還沒有公布明確的上市時間。
3月底,上汽榮威官方發布消息稱,該品牌旗下的全新純電動微型車科萊威(CLEVER)正式上市,補貼后全國統一售價5.9999萬元,而且還為購車用戶提供24期零息金融禮和靈動隨行車貼潮流禮。據了解,這款車最大功率為37kW,NEDC續駛里程為260km,車載充電機功率為6.6kW,慢充5小時可充滿。
同樣在3月上市的還有奇瑞新能源小螞蟻eQ1女王版,該車補貼后售價為7.88萬元,NEDC工況綜合續駛里程為301km,最大功率可達30kW。
不僅傳統車企,造車新勢力也盯上了這一領域。如零跑汽車旗下第二款量產車型——T03正式開啟預訂,該車型為一款5門4座微型純電動車,將于今年5月上市,補貼后售價將在8萬元以內。合眾汽車旗下A+級SUV哪吒U也于3月21日正式上市。
可以看出,從傳統車企到造車新勢力,微型電動汽車普遍受到了青睞。事實上,不止今年,早在去年比亞迪就已經推出e系列車型,北汽新能源也推出EC系列小型車。而以目前的發展態勢看,今年還將有更多企業推出微型電動汽車。此前,在新能源汽車發展早期,微型電動汽車也曾普遍受到歡迎,但在補貼門檻限制下,風光一去不復返,長續駛、高端化漸成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那么為何如今又呈“回春”之勢?
■市場需求是車企布局根本所在
對于車企扎堆推出微型電動汽車的原因,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工程項目專家組組長王秉剛認為,今后,我國新能源汽車將向豪華車和經濟小型車兩級發展,而相較豪華車市場,微型、經濟型車更有市場,且已經有成功的推廣模式!拔⑿、經濟型車可以更好地滿足中低收入群體的出行需求,在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市場有非常強烈的需求!蓖醣鼊傉J為,“柳州模式”是微型、經濟型車推廣的典型。
在柳州,圍繞微型、經濟型車已經形成一套比較完善的推廣模式,廠家根據需求推出性價比更高的微型電動汽車,當地政府則針對消費需求提供充電補貼、路權、停車便利等系列措施,這促使更多當地居民選擇微型電動汽車作為代步工具,形成了穩定的消費市場。“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成本的降低,我們有能力制造出續駛里程在200公里左右、價格在5萬元左右的微型電動汽車,以滿足市場需求!蓖醣鼊傉J為,過去,企業對微型車市場不夠重視,忽略了這部分市場,事實上,這是一個非常廣闊的大市場,也可能是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市場。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也判斷,小型、經濟型、中低續駛里程的純電動乘用車,或許是疫情后拉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增長的重要方向。特別是在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市場,這類車型可以替代部分燃油車以及兩輪車等5萬元以下的存量市場。
事實上,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已經進入增長瓶頸期,而市場競爭卻達到白熱化的程度。3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僅為5.3萬輛,有數據顯示,特斯拉Model 3在華國產后,3月在國內的銷量已經超過1萬輛。蔚來3月的交付量也達到1533輛,同時,全新ES8也已經在4月19日開始交付。加上Model 3產量攀升,高端電動汽車的競爭將更加激烈,留給更多主流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空間似乎就更小了。在高端車市場競爭白熱化的情況下,更多車企選擇向微型電動汽車市場要銷量。此外,補貼的退出趨勢、“雙積分”的壓力,也促使車企重新開始重視微型電動汽車的發展。
■微型車不等于低端車競爭同樣激烈
需要注意的是,盡管大部分微型電動汽車價格都不高,普遍在10萬元以下,有些甚至下探到5萬元左右,但微型電動汽車絕不等同于低端車,更不是低速電動車的重復。在這一市場,企業也面臨激烈的競爭,要想在這個大市場中有所收獲,不僅需要車輛高品質,還考驗企業的營銷模式和綜合競爭力。
盡管有觀點認為,微型電動車可以部分取代低速電動車市場,但微型電動車不是低速電動車,二者有本質的區別。微型電動車屬于新能源汽車,需要持證駕駛,這從根本上杜絕了低速電動車無證上路的危險性。但相對應的,微型電動車因為需要取得駕照,就有可能流失一部分消費市場。同時,從產品品質來看,微型電動車也與低速電動車有著本質的區別,總體品質高于低速電動車,最典型的就是智能化屬性的增加。近期上市的微型電動車大多具有很強的智能化屬性,這是低速電動車所不具備的,也是打開低端市場需求的一把利器。以奔奔E-Star為例,其配備的“悅聯”智慧互聯系統,可以帶來很好的人機交互體驗。該系統支持多種用車場景,涉及導航、藍牙電話、互聯網音樂、電臺、地圖服務等功能,滿足用戶的多層次需求。此外,奔奔E-Star還可通過手機App,實現車輛遠程控制、遠程預約充電控制、車輛隨時查詢以及車聯診斷等功能,確保車主即時掌握車輛狀態,便捷駕控車輛。同樣,同期上市的哪吒U也具有很強的智能化屬性。
從近期扎堆上市的微型電動車型可以看出,這些車輛普遍打出價格牌。長安和上汽的新車型價格都已經下探到6萬元區間,奇瑞小螞蟻位于7萬元區間。去年上市的哪吒NO1的售價也下探到6萬元區間,北汽新能源EC系列價格在7萬元區間。高端一點的比亞迪e系列價格在15萬元以下,哪吒U的售價也下探到15萬元以下。價格不高是微型電動車自帶的屬性,也是其搶占中低端市場的優勢!爸械投耸袌鰧r格敏感,需要這種經濟型車輛。”正如王秉剛所言,價格是微型車生存的根本。但僅有低價還不夠,隨著市場的發展,中低端市場對車輛的品質、商業模式也有更多需求,僅靠低價是無法生存下去的。這方面,曾經在市場上風靡一時的知豆電動車的最終沒落就是很好的證明。過去幾年的發展經驗表明,曾經快速占領共享出行市場的微型電動車也沒能找到市場化生存的路徑。未來,微型電動車如何把握市場還需進行多方面的探索。
“在推廣微型電動車時一定要注重商業模式的創新!蓖醣鼊偨鼉赡暌恢痹诜Q贊的柳州模式,就是因為找到了切合消費者需求的商業模式才能發展起來。在此輪微型電動車的推廣中,車企需要根據不同的市場提供滿足不同需求的產品,同時也需要推出適應性商業模式。如“哪吒汽車極致云海計劃”采取的“哪吒中心、哪吒小店和哪吒小站”多種渠道形態,引入“直營、聯營和加盟”多種經營模式等,就是為中低端消費者量身定做的快速營銷模式,產品品質+模式創新或許才能更好打開微型電動車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