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中國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合同能源 >> 正文
合同能源管理商業模式發展的幾個新的趨勢
來源:中國合同能源管理網 時間:2011-7-29 22:40:36 用手機瀏覽

  在中國搞合同能源管理,節能服務公司的趨利性十分明顯地表現在向政府靠攏上,一方面要靠政府批工程、拿項目,另一方面要拿財政獎勵,由于政府財政獎勵往往是層層加碼,有的時候相當于利潤率,大家都趨之若鶩。節能服務公司“很市場”,誰給錢就奔誰去,但是政府卻做不到、也不應該“很市場”,節能服務說到底并不是一個僅靠財政輸血就能維持可持續發展的產業,最終還是要靠市場的運行機制自生自滅。現在的情況是,節能服務公司既要找市場,也要找市長,大家都要在找市場和找市長的復雜游戲中縱橫捭闔,爭取如魚得水。政府方面現在也出現了一個新動向,就是搞“政府集成”,由政府出面辦一個全能型的節能服務公司,采取集成運營商模式統籌本地區的節能服務業務,集成節能技術、產品、服務,出面接訂單,然后分包,自己拿提成和獎勵。目前吉林省、太原市都出現了這種模式,這或許是一個有效率的方法。

  2、合同能源管理解決不了融資難,金融資本早晚要成為領頭羊

  我國節能服務公司的出身基本上是產品型(供應商型)和服務型(工程資質型)的兩種,前者以節能燈、節電器、變頻器等居多,后者以節能設計、運行管理的居多,但是大部分都是中小企業。我國“中小企業”的定義是注冊資本在4000萬元人民幣以下,而節能服務公司的國家級備案門檻只是500萬,省級只是300萬,可以說是“小小企業”、“微型企業”,僅僅大于個體戶,F在全國6000多家節能服務公司中,真正的大企業少之又少,基本上都是沒有資金實力的,發展節能服務業務必須進行融資,僅靠自有資金只能做一兩單業務,有的今年投進去了,明年、后年、大后年都做不了什么業務,只能等結算后再發展。這個狀態完全不是一個企業的正常發展狀態,換言之,融資之于節能服務公司,可謂命懸一線,融來了,你就活下去,融不來,你就去死。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真諦就是投資,從根本上講,沒有投資能力就是沒有節能服務能力;換句話說,要想搞好節能服務,首先要搞好投資;也就是說,節能服務公司要發展,必須不差錢,而技術、服務等要素都不是要命的,只要有錢,一切都會有。合同能源管理的自身規律是節能服務先要有錢,而節能服務公司恰恰沒有錢,他們的“第二主業”就是融資,但他們又恰恰遇上融資難。這個怪圈節能服務公司自己是無論如何也跳不出來的。

  節能服務公司出去找錢,有幾條路,但都不是很順。找銀行,首先抵押擔保這一關就過不了,信托、理財產品目前也不成熟,好像只有興業銀行還有的商量,其他銀行基本免談;找租賃公司還可以,但是往往人家用采購方式就把你踢出去了,節能服務公司變成了供應商,財政獎勵要暗地里轉給租賃公司,現在很多租賃公司自己就開始考慮自辦節能服務公司,據說河北、江蘇等地就有;找投資公司也是一個辦法,這幾年VC(風險投資)、PE(私募股權投資)等比較活躍,但是風險投資這一塊要么是不顧后果的“瘋投”,要么就是最沒有風險的“封投”;而私募這一塊往往只挑有上市前景的對象,但是在節能服務公司里是鳳毛麟角。融資難把節能服務公司慢慢逼向討甲方的預付款,或者是主動蛻變為供應商,朝著越來越不像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向蛻變?梢哉f,融資難不解決,產品型和服務型的節能服務公司早晚要退出合同能源管理產業,“正宗的”合同能源管理將被邊緣化。

  目前的趨勢是,誰有錢,誰就能接大訂單,而這些有錢人并不擔心自己沒有技術、沒有服務、沒有管理資源,這些都是靠錢就能得到的。一方面,現在國內的一些上市企業自己生產節能產品的,都紛紛自己組建節能服務公司,靠合同能源管理形成自己的營銷新模式,效果很好,例如深圳的變頻大戶科陸電子公司;另一方面,非銀行金融機構開始大規模介入合同能源管理領域,它們以資本為武器大舉收購節能公司或者項目,按照集成運營商的模式拿訂單——工程分包——整合收益,效果也很理想,例如華潤集團。這兩種有錢人一種是產業投資人,離不開自己的產品,為產品打銷路;另一種是財務投資人,無所顧忌,什么領域都敢進,只要能賺錢。現在看來,今后合同能源管理在中國的深入發展,恐怕主力軍是金融機構,而上市企業一時半會還不太容易遠離自己的主業,除非將來把財務公司剝離出去。投資公司、基金公司是最有可能成為合同能源管理領頭羊的,對此,我們拭目以待。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深入專題了解:合同能源管理的優勢和難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合同能源管理市場潛力巨大 節能服務助工業綠色轉型
2014年合同能源管理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分析
中國低碳發展報告:能效投融資過于依賴財政
合同能源管理同質化競爭嚴重 技術服務是方向
節能環保產業綠色信貸的“增”與“減”
回本周期長誠信危機大 國內合同能源管理遇冷
國開行多項政策助力分布式光伏示范園區融資
投行掘金低碳生意 盯緊合同能源管理公司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