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中國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合同能源 >> 正文
合同能源管理創新模式:物業能源管理(PEM)
來源:中國合同能源管理網 時間:2011-7-6 10:45:38 用手機瀏覽

  5、物業能源管理(PEM)的作用是節能減排和增加收益

  物業能源管理模式作為直接節能和間接減排行為,具有較高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對于物業管理公司而言,無疑開辟了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第二戰場”,為他們在傳統主營業務保底運行之外實現了增值收益。

  5.1、直接節能和間接減排

  物業能源管理公司通過對電、水、熱、燃氣、油、建材等的節約運行,直接實現節能指標,按節電量計算電費并且折算出噸標煤,同時還可以計算出折合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據此形成碳交易收益。據測算,我國既有的近400億平方米建筑,僅有1%為節能建筑。建筑能耗占已占到社會總能耗的30%—40%,成為耗能大戶,我國每年新增房屋20億平方米中,其中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我們希望通過物業能源管理模式能夠增加建筑節能的1%,就是一個巨大的貢獻。

  5.2、增加經營管理收益

  物業能源管理公司的經濟收益大體上有節能量、維保費、減排指標交易、補貼獎勵等幾種,最低限度可以實現向專業節能服務公司收取中介費,如資源費、入場費、咨詢服務費等。據國家統計局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2008年全國物業服務企業在管房屋建筑面積達1254632.2萬平方米,如果能實現每年每平米節能20度電(20元錢),整個產業的節能效益總額就是2500億元,相對于6萬個物業管理公司平均每家就是參與節能的效益為400萬元,物業管理公司收取其中的20%即80萬元,基本上相當于每年的人工開支。

  6、物業能源管理(PEM)的創新價值

  物業能源管理模式的形成具有現實的創新價值,這個意義是雙向的,一方面對傳統的物業管理行業有提升和擴展作用,另一方面對專業的節能服務行業有拓展市場和全程配合作用。

  6.1、促進提升物業管理產業

  傳統的物業管理業務是為主業“四!保罕0病⒈、保修、保綠,之外較少增加新的服務管理內容,在這樣一個缺乏彈性的市場空間里,物業管理公司長期以來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探討市場化、經營化、集團化的問題,與其他行業相比顯然已經落后了。物業管理行業的創新層次較低,最大的創新可以說是近年來出現的有關規;、兼并重組、資產管理、“自留地化”等的變革方面,并沒有把功夫下在物業資源和市場的開拓上。最明顯的例子就是,2007年修訂的《物業管理條例》對節能的服務和管理竟然只字未提,與節能減排、低碳發展、應對氣候變化的時代步伐嚴重脫節。物業能源管理新模式的出現應該說是打破這種僵局的一個好辦法、好路徑,值得業界認真研究推廣。

  6.2、拓寬合同能源管理產業

  目前合同能源管理產業的發展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尤其是在建筑節能領域出現了缺平臺、落地難、過程管理孤軍奮戰的被動局面,急需物業管理公司提供物業資源和市場準入方面的幫助和合作。物業能源管理模式的出現也給節能服務公司帶來了一線生機,能夠讓他們看到在所有的建筑業主身邊都站著一個可以合作的“管家”群體,這支生力軍即將通過與他們“通婚”而變成親屬,建筑節能市場的大門正在向他們打開。事實上,物業管理行業的兼并重組也可以考慮在他們與節能服務公司之間雙向展開,物業管理公司參股節能服務公司,節能服務公司也可以參股物業管理公司,這種運作的市場意義比之房地產公司整合物業管理公司的情況似乎更大。

  7、物業能源管理(PEM)模式的可持續發展

  其實,物業能源管理模式的出現是早晚的事,因為兩個行業都已經看到了這個必然趨勢,兩個行業一定會走到一起來的。2010年10月,中國物業管理協會在北京組織召開了“物業管理與既有建筑節能”主題論壇,探討了國內外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的推廣和運作機制,提出了一些發展思路,為物業能源管理模式下一步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7.1、行業啟動要靠政府的政策扶持

  物業能源管理新模式在傳統的物業管理行業的發動與響應如何形成?如何把它形成產業化發展趨勢?借鑒合同能源管理產業的經驗,希望寄托在政府身上。眾所周知,合同能源管理一直沒有一個具有統合能力的行業協會組織,這個產業在僅僅一年時間里竟然擴容了十幾倍,靠的就是政府政策的推動,一紙文件發下來,全國上下聞風而動,可見補貼獎勵的巨大作用。最新的一個好消息是,就在本文撰寫的兩個月前的2011年5月4日,國家財政部、住建部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推進公共建筑節能工作的通知》,明確指出“在節能改造效果明顯的領域,鼓勵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進行節能改造,并按照《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合同能源管理項目財政獎勵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財建[2010]249號)的規定執行!边@個信號應該對敏感的物業管理公司有著振聾發聵的作用,相信很快就會有物業服務企業跟上,或許一年前的合同能源管理風潮還會再現。

  7.2、起步階段就要開始考慮行業能力建設

  物業能源管理作為一個新興的物業管理市場模式,可以肯定地說,一定會在短時間內迅速形成并且興起,因為比之節能服務行業,物業管理公司的產業形態早就存在,目前至少已經有600萬人的6萬家企業在運行,他們中的一部分實現轉身和重組是有條件的。從這一點來看,物業能源管理的企業數量肯定會大大超過節能服務公司。

  物業能源管理作為產業的出現應該在“十二五”期間形成一個井噴的態勢,現在就應該開始考慮“準備放水先修渠”,而最現實的未雨綢繆就是規劃行業的能力建設問題,主要包括:行業發展的戰略、規劃、規范、標準,尤其是政府的產業政策,以及下一步的法律法規,都是促進物業能源管理行業規范化、規模化發展的必要條件。同時,行業自律組織(商協會)、保障機制、發育條件等也要盡快成型。

  我們有理由相信,一個創新的物業管理模式即將誕生,物業能源管理(PEM)一定會很快為社會所接受。

上一頁  [1] [2] [3] 


  深入專題了解:合同能源管理的優勢和難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互聯網+建筑節能”亟需解決數據透明性
德、日建筑節能路徑
建筑節能業風生水起 但仍處于萌芽狀態
合同能源管理市場潛力巨大 節能服務助工業綠色轉型
低碳社區試點建設指南印發 建筑節能行業將受益
建筑節能材料將迎來產業市場的“黃金時代
合同能源管理同質化競爭嚴重 技術服務是方向
建筑節能力度加大推動地源熱泵市場提速發展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