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4月以來,我國電力緊缺,還沒到迎峰度夏,全國不少區域就出現了缺電狀況,尤其是華東地區,有的省從今年1月就開始拉閘限電了。為何會淡季缺電?如何解決缺電難題?
國網能源研究院副院長、首席能源專家,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專家胡兆光認為,當前局部地區的缺電,主要是體制性缺電、結構性缺電,加快理順煤電價格關系,加大電力跨區輸送建設力度,是從根本上避免電荒的必經之路。也就是說,要緩解電力供需矛盾,必須供應、需求兩頭出擊,加大電力跨區輸送建設力度,加快理順煤電價格關系,是解決電荒治本之策。”

胡兆光認為導致電荒的主要原因是經濟增長比較快,導致電力需求被拉高。一季度的電力需求增長將近13%,這個增速還是相對比較高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價格機制造成發電受阻,出力不足。從電力供應上來看,全國總的裝機容量是足夠的,西北和東北區域的富余容量還達到2000萬千瓦以上。但是,由于煤炭價格和電價機制不協調,煤價比較高,造成火電廠發電積極性不高,導致發電越多、虧損越多,這樣就造成了發電受阻。即便電力需求拉升,高煤價也使電廠沒有擴產的積極性。今年一季度,已經有電廠因為煤價太高導致電煤供應不足,進而停機。所以,在華中、華東、華北這些區域,缺電狀況比較嚴重。
從供應角度看,涉及電源和電網兩個環節。在電源環節,煤炭市場的價格是放開的,電價卻仍由政府控制,如果煤價漲幅很高的話,發電企業就會虧損,也就不會有發電的積極性。2008年的時候,由于擔心影響消費者價格指數,在煤價漲得很高的情況下,電價卻沒有動,影響了發電廠的發電積極性,于是就造成了2008年一段時間里電力供應比較緊張的現象,F在,這種狀況又出現了。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價格機制,在煤價上漲的情況下,也能保證發電廠的積極性。
在電網環節,電力跨區輸送能力有限也是導致今年部分地區提前缺電的原因之一。在全國這個大盤子里,是不缺電的,但電力富裕地區的電卻沒辦法送到華東這樣的缺電地區。由于我國能源資源富集區與主要能源消費區呈逆向分布,我國煤炭、電力跨區轉運壓力很大。當前,我國的煤炭、電力跨區輸送能力與實際需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與煤炭轉運相比,電力跨區輸送具有環保、高效等優勢,尤其是在應對局部地區缺電方面,更能發揮立竿見影的效果,F在,如果輸電線路足夠多,西北和東北的富余容量能夠送出來的話,就可以緩解區域性缺電的現象。
從需求角度看,要合理控制電力消費總量,歸根到底要依靠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增長的科技含量,降低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強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在節能增效上下工夫。在這方面,同樣需要價格機制來發揮作用!笆濉币巹澋慕洕l展速度是7.5%,但現在各省都在兩位數以上。為什么不能利用這個時機放開價格,用價格杠桿機制來調整經濟發展的速度呢?
胡兆光認為,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是要發揮電網大范圍資源優化配置的能力,實現輸電輸煤并舉,從根本上解決經濟發展及人民生活對電力的需求。
從長期看,區域性缺電也還是會經常發生的,尤其是華東這樣發展迅猛但資源匱乏的地區,唯有通過在全國范圍內調劑資源,才可以緩解區域性缺電的狀況。比如,華東地區缺電了,華北地區可以支援一下,華北地區缺電了,西北地區可以支援一下,進行全國范圍的電力調配,這是一種合理的優化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