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中國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市場分析 >> 正文
解決新能源發電接入問題已成為全社會共識
來源:中國儲能網 時間:2011-4-15 13:33:53 用手機瀏覽

  截至2010年年底,我國風力發電裝機4183萬千瓦,其中只有約為20%的比例實現發電并網,光伏發電市場也依然發展緩慢,距離2020年1億千瓦風電和1800萬千瓦太陽能發電接入的規劃目標還很遠。加快發展智能電網,解決可再生能源發電接入問題已成為社會共識。在3月30日舉辦的2011智能電網發展暨國際高峰論壇上,多家跨國企業均表示看好我國智能電網發展空間,正在進行相關技術研發。

  規劃:2020年非化石能源發電達25%

  國網能源研究院副院長蔣麗萍表示,對應“十二五”規劃我國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15%的目標,屆時90%以上的非化石能源將轉化為電力。核電、水電以及風電、太陽能發電等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比重,將達發電裝機總量的35%左右。這也意味著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發電量比重將達到總發電量的25%左右。

  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孝信表示,實現非化石能源發電占較大份額,對調整我國能源結構和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有積極意義,發展智能電網,接入更多的非化石能源發電,任務艱巨。

  企業:建設穩定的微電網控制系統

  在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胡學浩看來,“可再生能源發電并網后的穩定性差和調度難問題,一直是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瓶頸。”他認為,“要達到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15%的目標,利用智能電網解決常規發電設備與可再生能源結合發電問題是關鍵。而當務之急是建設一個穩定的微電網與主干網結構,通過能量儲存系統來補償可再生能源發電的間歇性和不穩定性!

  據悉,GE、IBM等跨國巨頭紛紛布局中國市場,制定微電網研發方案與試點戰略,期待獲得更多的商業機會。

  GE數字能源事業部工程師王飛介紹,GE已研發出一個智能的控制系統,在微電網內對發電、能量存儲以及負荷進行優化和管理,并且其研發成果已在美國試運行中!拔覀兤诖o中國提供一套微電網系統的解決方案。”

  IBM也看準中國智能電網巨大的發展潛力,“間歇性,隨機性,反調峰,大規模的特點,使得以風電為首的新能源綜合調度利用成為世界級的難題。智能電網在可再生能源發電接入方面潛力巨大!盜BM能源與公用事業部專家王海峰表示,IBM已于2010年3月初,在北京推出了能源和公用事業行業解決方案實驗室,其儲能管理與優化方法,可以幫助并網提升電能質量、減少儲能采購和管理成本。

  政府:大力扶持可再生能源發展

  企業在積極尋找智能電網蘊藏的商機,而政府相關部門則正在積極尋求解決并網難的辦法。

  國家電監會價格與財務監管部副主任黃少中在同天舉行的“第五屆中國新能源國際高峰論壇”上表示,國家可能在今年或明年將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標準提高到6厘至8厘,到2015年有可能進一步提高到1分錢。

  根據《可再生能源法》,電網企業按照中標價格收購風電、光電等可再生能源,超出常規火電上網標桿價格的部分,附加在銷售電價中分攤。我國從2006年開始在用戶消費電價中征收每千瓦時1厘錢的可再生能源附加。目前,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標準已提高至每千瓦時4厘錢。

  黃少中稱,中國絕大多數可再生能源企業處于產業發展的初級階段,政府扶持是該行業發展的基本推動力,必須長期堅持,而電價政策在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中是最有效、直接、作用最明顯的一項政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孟憲淦:儲能或可解決光伏發電消納問題
生物質能源產業化利用加速 產業化仍需時日
恒大新能源產業香港借殼上市 多元化戰略再加速
報告稱2012年世界可再生能源投資達到2440億美元
一季度全球清潔能源投資下降22% 中美均下降
孫楨:未來節能減排的工作重點在于懲罰高碳
李碧浩:清潔技術領域將成創業者新的掘金熱土
生物質能發電市場升溫 秸稈成本控制是關鍵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