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產業動向 >> 正文
新能源消納成為國家電網未來工作重心之一
來源: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時間:2020/3/7 17:03:00 用手機瀏覽

近年來,隨著我國能源轉型進程的不斷推進,以光伏發電、風力發電為代表的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不斷擴大。據統計,截止到2019年底,我國新能源發電累計裝機已達4.15億千瓦,占全國電源總裝機的21%,其中光伏發電2.05億千瓦,占比10.2%,風力發電2.1億千瓦,占比10.4%。高速發展的新能源產業已然成為我國能源結構中不容忽視的一部分。然而,事物總是存在兩面性,新能源產業同樣如此,伴隨高速發展而來的就是難解的新能源消納問題。


發電側百花齊放 需求側消費放緩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裝機量及發電量始終保持增長態勢,新能源發電量在總發電量中的占比也逐年提高,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新能源發電量已經達到6295億千瓦時,占總發電量的8.6%。


\

數據來源:國網能源研究院

\

數據來源:國網能源研究院


在太陽能發電領域,發展趨勢同樣向喜。截止2019年底,我國太陽能發電累計裝機容量已達20468萬千瓦時,其中光伏發電20426萬千瓦;太陽能發電量也是一路高歌猛進,2019年全國太陽能發電量223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7%,占全國總發電量的3.1%, 不得不說我國的太陽能發電產業發展速度確實飛快,但與之相比,我國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利用率就顯得不甚樂觀了。


\

數據來源:國網能源研究院

\

數據來源:國網能源研究院


在2012-2016年間,雖然我國光伏裝機、發電量飛速增長,但光伏利用率確逐年走低,這種勢頭在2017年之后才得到緩解,但至今依舊未能達到之前的最高峰值。


從宏觀角度而言,我國目前正處于經濟形勢相對穩定、社會持續發展階段,經濟增長模式正由追求數量擴張轉為追求質量改善,企業規模增速漸緩,相應的社會用電需求放緩;而從微觀角度而言,風電、光伏等非水可再生能源在我國能源結構中發電占比不斷增加,發電側風光水火核“百花齊放”的現象顯現,供大于求的電力供給結構使得新能源消納問題成為光伏、風電企業共同的困擾。


規劃與基建并行 國網提速新能源消納

隨著新能源領域棄風、棄光量的不斷增加,新能源消納問題越來越制約著我國能源轉型以及電力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在解決新能源消納問題上也同樣如此。


2018年底《清潔能源消納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出臺就是最好的證明,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通過該《行動計劃》規定了2018-2020年間每年的消納指標:“2020年,確保全國平均風電利用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力爭達到95%左右),棄風率控制在合理水平(力爭控制在5%左右);光伏發電利用率高于95%,棄光率低于5%”;還進一步明確了棄電量、棄電率的概念和界定標準,指出“原則上,對風電、光伏發電利用率超過95%的區域,其限發電量不再計入全國限電量統計。”這一政策的施行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新能源電站并網及消納的力度。


作為我國電網建設的支柱企業國家電網公司對于新能源消納問題同樣十分重視。不久前,其發布的《2020年重點工作任務》中就明確提出,要通過優化新增裝機規模和布局、強化目標考核等措施,做好新能源并網服務和消納,確保風電、光伏發電利用率均達到95%以上。雖然“95%”的指標國家電網在前兩年就已有提及,但據了解此前的推廣規模并未覆蓋到全網,今年可以說是國家電網首次面向全網制定“確保風電、光伏發電利用率均達到95%以上”的指標,這不但表明解決新能源消納問題已經被國家電網列為工作的重點,也能看出國家電網未來在新能源領域或許會有更多打算。


其實,棄風棄光現象的出現,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新能源近年來裝機占比逐漸提高,使得原本以傳統能源電力為主的電網系統的調峰壓力增大;二是,雖然我國特高壓電網建設在國際上名列前茅,但中國幅員遼闊,至今仍然存在著部分特高壓通道輸電能力不足的問題,使得新能源電力外送受限。


近兩年,國家電網對于新能源消納送出工程的建設也是愈發重視。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國家電網2018年完成電網投資4889億元,重點在于持續加強新能源并網和送出工程建設,建成了5430公里新能源并網及送出線路,滿足了506個新能源發電項目并網和省內輸送的需要。而國網能源研究院新能源與統計研究所所長李瓊慧前不久曾表示,2019年對于750千萬及以下新能源并網及輸送工程的總投資預計達120億元,滿足了4206個新能源發電項目并網的需要。新能源消納范圍的擴大、輸送工程建設的不斷增資,都為解決光伏、風電消納問題鋪好了前路。


以下為近期復工、開工的涉及新能源的特高壓工程:

1)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風電2GW,光伏3GW

2)雅中~江西±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光伏20GW

3)陜北~武漢±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火電8GW,新能源3GW

4)張北~雄安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風電2.9GW

5)張北柔性直流電網試驗示范工程:清潔能源4.5GW

6)蒙西~晉中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總輸送容量8000MW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光伏利用率97.8% 4206項目電網投資120億!李瓊慧解讀2
儲能如何化解新能源消納瓶頸
回顧 | 國家電網組建時的改革初心 未來將如何積極推進
新時期我國新能源發電發展現狀分析
假象|煤炭已死 太陽能永存!
“光儲充” 一體化充電站火熱背后
國網泛在電力物聯網2020年規劃出爐 即將步入全面建設階
伍德麥肯茲預測2020年將是太陽能產業大幅增長的最后一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