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研究人士在"2011年中國節能減排技術裝備發展國際論壇"上指出,"十二五"期間我國環境保護仍面臨重大壓力,必須把握削減總量、改善質量、防范風險三個著力點,從促進主要污染物減排、堅持民生優先、加強重點領域防控、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四個方面加快推進環保工作。
環境保護部規劃院吳舜澤副院長指出,"十二五"期間,社會經濟將繼續保持快速發展勢頭,環境保護仍面臨重大壓力。
吳舜澤認為,環境保護作為建設生態文明的主陣地,必須圍繞科學發展的主題和主線,發揮環境優化經濟發展的綜合作用,把握削減總量、改善質量、防范風險三個著力點,從四個方面加快推進環境保護工作。
深入推進主要污染物減排,促進綠色發展。實施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堅持源頭預防,綜合推進,強化結構減排,落實工程減排,完善監管減排,推行清潔生產,降低產污強度,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切實解決關系民生的突出環境問題,改善環境質量,實現共享發展。堅持以人為本,民生優先,以解決飲用水不安全和空氣、土壤污染等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加強綜合治理,明顯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加強重點領域環境風險防控,維護環境安全,實現安全發展。將核與輻射、重金屬、危險廢物、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危險化學品等作為防范環境風險的重點領域,完善制度政策,健全防范、預警、應對、處置體系,加強環境監管,著力解決工業化過程中環境安全保障問題。
完善環境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實現均衡發展。將環境監管、環境基礎設施、環境監測與評估、環境應急、環境信息等納入環境基本公共服務范疇,健全政府為主、統一標準與分級分區相結合的環境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努力實現區域之間、城鄉之間環境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