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產業動向 >> 正文
舉國戰疫正酣時 電改戰役面臨著哪些考驗?
來源:數說能源 時間:2020/2/29 16:55:56 用手機瀏覽

德國著名哲學家尼采曾在《善惡的彼岸》中說道:“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加強大!


庚子年,是具有傳奇色彩的年份。中國民間一直流傳著庚子之災的傳說,每到這一年,自然災害變多,突發事件頻繁,不安定因素加大等等。

2020年又是庚子年,新年伊始,不期而遇的新冠病毒引發的疫情蔓延全國。進入2月中下旬,舉國戰“疫”膠著,復工亦不容緩。

回顧歷史,每一次災難面前,我們都是眾志成城、萬眾一心、攻堅克難。中華民族的偉大文明一直在延續,人民勤勞勇敢、無私奉獻的精神永遠在傳承。我們必定會戰勝疫情。

相信經歷過這次疫情之后,中國一定能夠一掃陰霾,重新上路,開啟一段輝煌的未來。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感嘆道:“中國不是一個國家,那是一個偽裝成國家的文明。”當下的中國,不期而遇的疫情大考,進一步加大了經濟下行的壓力,也使得本已進入深水區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面臨著更大的難度。

國家發改委提出“國企改革提質增效專項行動”,加快國企改革步伐,涉及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等電網企業,電力市場化改革進入最后沖刺期,同樣面臨著一系列電改戰役大考與難題。

電改加速與企業效益如何相得益彰?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2019年不斷發文強調電力市場化改革的執行速度、力度和效果,增量配電網試點項目加快落地、可再生清潔能源全面消納、經營性電力用戶發用電計劃全面放開、電力市場化交易中心改制到位。

與此同時,據悉國家電網公司2019年10余家省網公司出現虧損,全年未能完成盈利目標。

2020年繼續降電價是寫進政府報告中的大概率事件,電網企業面臨的發展難題更大,需要深刻考慮電力體制改革與國企改革、市場經濟改革等方面的關系,把握電網側市場化改革的準頭、力度與節拍,切實做好調結構的五篇大文章---電網結構、業務結構、收入結構、組織結構、人員結構,充分考慮改革導致的利益結構調整對市場主體的影響程度、深度和可承受度,發揮國民經濟運行“穩壓器”作用的同時,更好發揮市場效率引擎作用,更好兼顧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推進全社會低碳發展與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剎車"是否僅僅是新冠病毒帶給人類的思考?

2020年春節,除了抗擊疫情每一位中國人留下的滾燙熱淚,也在同時告訴人類:當你忙著實現夢想的同時,需要踩踩剎車,看看路邊的風景、陪陪身邊的愛人、家人和親人。

回想自己當時出發時的初心到底是什么?

近十多年來,國內電網公司建設了堅強智能電網、特高壓,已然在全球范圍內展現了特高壓電網----這一新時代中國名片,并昂首向全球能源互聯網大步邁進,發電企業裝機容量不斷擴大,基本解決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用電需求和供應嚴重不足的矛盾。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向高質效轉型,電力企業作為先行官,需要率先做出調整,電網存量資產利用效率、存量資產產出效益堪憂,電網投資理念和運營模式需要優化!

5G+時代,社會的發展方式、企業的形態規模、民眾的生活體驗均開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此次“全民防疫”戰斗中,阿里、騰訊等互聯網企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此類型企業在市場導向和客戶體驗驅動的數字化、在線化、平臺化、共享型特征非常突出,并且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當可觀。

相較之下,電網企業紛紛也推出保障企業復工復產的各項措施,并推出了“電力復工指數”等應用場景,但與其坐擁的巨量客戶資源、數據資源相比,可以發揮的潛力還很大。

能源專家韓曉平在《平心而論|十四五電力規劃的若干思考》一文中寫道:“如果國家電網將追求質量和效益為目標,而不再是一味追求大電網、特高壓的發展模式;將配電網智能化和提高用戶能效的綜合能源服務以及更多地接入分布式能源作為轉向方向,而不是傳統的大一統業態;將共建共治共贏為理念打造全社會共享的生態體系,而不是維護獨享的壟斷利益格局。那么發電企業還能夠由著性子建電廠嗎?政府還能夠拍著腦袋做規劃嗎?銀行還會閉著眼睛放貸款嗎?能源規劃不能再是協調平衡現有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而是要為他們找到新舊動能轉換的契合點,推動他們跟隨時代和技術進步的方向找到新的出路,而不是在傳統的路徑上一條道走到黑!

大象快跑,如何把握全球能源互聯網未來式?

2019年國網提出了“三型兩網、世界一流”的企業戰略目標,“三型兩網”企業戰略的本質是基于互聯網思維,發揮電網的樞紐作用,推動堅強智能電網與泛在電力物聯網協同并進,構成能源互聯網平臺,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和全社會共享發展成果。

在2019年實際落實執行過程中,“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力度空前,創新成果蔚然大觀,國網這頭“大象”,大有把與電+能源有關的生意“一網打盡”的態勢。

現在回頭看,一方面電網本就是天然樞紐,另一方面泛在電力物聯網“平臺”上除國網、南網之外還沒有更多的玩家,國網顯得比較“寂寞”;從社會感知來看,“兩網”步伐很快,“三型”明顯不足,尤其“共享”感很低。

由此,必須深思的是: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和效率效益原則,是不是應該將“三型”所指向的能源互聯網企業變革作為優先項和發動機、加速器,與全社會共舉區域能源互聯網、全球能源互聯網建設,以企業體制機制變革帶動能源互聯網加速發展?

智慧能源綜合服務,是檢驗電網企業高質效發展的試金石?

從電力需求側管理、節能服務到綜合能源服務,再到基于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的智慧能源綜合服務,一路下來,在國內已經走過了20+年的發展歷程。

尤其是近年來,在連續降電價的態勢下,電網企業均把綜合能源服務(智慧能源綜合服務)業務作為“提質增效”和“價值回收”的新利器,紛紛大力推進綜合能源服務行動,但老百姓和企業界感知強、體驗好的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還不多見,具有互聯網基因+數字化特征的智慧能源綜合服務“獨角獸”應用幾乎沒有。

電網企業應該思考,如何以更大力度,進一步擴大開放、協同利益相關方共建互利共贏共享價值的智慧能源綜合服務生態圈,以真正實現“降電價”為企業減負的同時、幫助用電客戶通過智慧能源綜合服務“增效”,才能讓客戶覺得“降”得值得,國民經濟才能真正獲得可持續的“降價”紅利,實現高質量發展。

舉國戰“疫”正酣時,電網變革戰役號角已響。深化電力改革、強化電網賦能、加速綜合能源服務轉型、優化營商環境,助力全面小康,是供電企業的頭等大事。

卡森作為二十年陪伴供電企業的民營企業,為2020年供電企業戰勝自我、再添輝煌提供以下幾點建議。

1、不要“和面效應”,而要“化學反應”

智慧能源、能源生態,2019年提出的新名詞,很多人難以理解,但說白了就是“拉起小伙伴,大家一起贏”。

能源專家韓曉平在《平心而論|十四五電力規劃的若干思考》一文中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從工業時代的規模經濟理念出發,國有的發電和電網企業都在拼命投資擴大企業規模,電廠建多了就發展高耗能產業,高耗能建多了就再建發電廠。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電廠的發電機組容量越來越大,要上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熱電聯產也要搞到三十萬千瓦的機組;電網也是越建越大,還要將大電網相互聯網,要搞全國一張大網,要搞特高壓。百萬伏特高壓直流輸電還不夠,還要搞百萬伏特高壓交流輸電!

著眼于當下,中國經濟的主要增長點已經不是以往重工業或耗電量大的企業在驅動,轉換成為了以阿里巴巴、騰訊、字節跳動等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驅動。

如何遏制“和面效應”,而產生“化學反應”,需要電網企業的決策層、戰略層對于能源生態、產業發展、市場策略制定前瞻性的戰略方針和屬地化的戰術指導。

2、讓“人人捕魚”變成“人人養魚”

流失,目前供電企業面臨著不同程度的人員流失、客戶流失的壓力,如何“養住客戶、養飽客戶、養好客戶”是供電企業需要思考的課題。

如何建立市場意識,如何與市場競爭主體和諧共生,如何借力打力,要在商業模式、市場策略、場景設計、數字營銷等方面做好頂層設計。

3、讓聽到炮聲的人發起戰斗

基層,是企業的根和魂。

基層班組、客戶經理、臺區經理均是與客戶緊密接觸的“第一人”,調動基層的工作積極性、提升基層的技能專業性、激勵基層的市場主動性,抓基層思想轉變是重中之重。

后記

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相信經過這次疫情的洗禮,我們都將變得更具反脆弱能力,更加韌性十足,也更加強大。

在改革進一步深化和加速的大勢下,更能緊抓新時代賦予我們的新機遇,開創屬于我們的新未來!與所有朋友們一起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十字路口的電力交易中心何去何從?
2020年影響我國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主要因素
電力體制改革進入深水區 面對的困惑與迷茫有哪些?
電力交易機構股改仍處過渡期 要走的路還很遠
中國需要什么樣的電力市場?
電改四周年:行業要充分認知電力市場現實挑戰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