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節能產業網訊 我國自行研制開發的水泥廠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和裝國產化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為水泥產業余熱綜合利用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作出了積極貢獻。

到2010年底,國內1300多條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中有700多條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余熱得到回收利用,采用國產余熱發電成套裝備,建設了561臺套余熱發電機組,總裝機達4786兆瓦,年發電368億度,相當于年節約標準煤900多萬噸,節能減排成效顯著。此外,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水泥廠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和裝備也已成套出口到多個國家。
水泥生產的余熱主要來自煅燒窯,窯內溫度高達1400℃。現代新型干法工藝,將窯排出的高溫尾氣用于生料烘干和預熱分解,然后再回收低溫廢氣,以及窯頭篦冷機(冷卻水泥孰料)廢氣,用于發電。生產每噸孰料,余熱回收發電率可達35~40kW。余熱發電不僅節能,還有利于環境保護。余熱發電的重要設備是余熱鍋爐。它利用廢氣、 廢液等工質中的熱或可燃質作熱源,生產蒸汽用于發電。
目前,我國鋼鐵、有色、化工等產業也已對高溫廢氣余熱進行了回收利用,對于中低溫廢氣余熱利用尚處于起步階段,水泥產業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在這些產業應用前景廣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