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節能產業網訊 回望“十一五”,我國完成了一個讓人比較滿意的答卷,讓我們來看看“十一五”關于節能減排所作出的滿意答卷成果數字大總結,具體如下:

我國把節能減排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科學發展的重要抓手,提出“十一五”單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的約束性指標。十一五”期間,全國單位GDP能耗下降19.1%,全國二氧化硫排放量減少14.29%,全國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減少12.45%,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目標任務。
“十一五”期間,各地區、有關部門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政策措施,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大力推動落后產能淘汰工作,圓滿完成了“十一五”確定的目標。預計上大壓小、關停小火電機組7200萬千瓦,淘汰落后煉鐵產能12172萬噸、煉鋼產能6969萬噸、水泥產能3.3億噸等,在關閉造紙、化工、紡織、印染、酒精、味精、檸檬酸等重污染企業方面都取得積極進展。
十大重點節能工程,是實現“十一五”單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目標的一項重要的工程技術措施,目標是在“十一五”期間實現節能2.4億噸標準煤!笆晃濉逼陂g,國家制定發布了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實施意見,中央和省級地方財政都設立了節能專項資金,對節能改造實行投資補助和財政獎勵,有力推動了十大重點節能工程的實施,共形成節能能力3.4億噸標準煤。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80多億元、中央財政節能減排專項資金安排220多億元,共支持了5200多個重點節能工程項目,形成節能能力1.6億噸標準煤。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包括:燃煤工業鍋爐(窯爐)改造工程、區域熱電聯產工程、余熱余壓利用工程、節約和替代石油工程、電機系統節能工程、能量系統優化工程、建筑節能工程、綠色照明工程、政府機構節能工程、節能監測和技術服務體系建設工程。
“十一五”期間,我國節能服務產業迅速發展,專業化節能服務公司迅速壯大、產業規模大幅增長、服務范圍不斷擴展、服務水平顯著提高,節能服務公司已成為我國節能戰線上一支重要力量。2010年與2005年相比,節能服務公司從80多家增加到800多家,從業人員從1.6萬人增加到18萬人,節能服務產業規模從47億元增加到840億元,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投資從13億元增加到290億元,形成年節能能力從60多萬噸標準煤增加到1300多萬噸標準煤!笆晃濉逼陂g,節能服務產業拉動社會投資累計超過1800億元。為加快節能服務產業發展,2010年4月,國務院制定了了《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意見》,為合同能源管理推廣創造了良好的政策和體制環境。
2009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組織實施了“節能產品惠民工程”,以財政補貼方式推廣高效節能空調、節能汽車、節能燈、三相異步電動機和稀土永磁電動機等高效節能產品,目前已形成家用電器、交通工具、照明產品、工業設備等四大類高效節能產品推廣體系。一年半來,中央財政共安排160多億元,推廣高效節能空調3400多萬臺、節能汽車100多萬輛、節能燈3.6億多只。據初步測算,直接拉動消費需求1200多億元,實現年節電225億千瓦時,年節油3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超過1400多萬噸。“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培育和形成了高效節能產品消費市場,促進了產業結構升級和技術進步,而且讓普通消費者得到了“價格下降、節電省錢、生活質量提高”等多重惠民效果。
千家企業節能行動取得了顯著成效,能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十一五”期間,千家企業單位氧化鋁綜合能耗、乙烯生產綜合能耗、燒堿生產綜合能耗等指標下降了30%以上,單位原油加工綜合能耗、電解鋁綜合能耗、水泥綜合能耗等指標下降了10%以上,供電煤耗下降近10%,部分企業的指標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千家企業節能行動是指國家對年綜合能源消費量18萬噸標準煤以上約一千家企業加強節能管理,其能源消費量占工業能源消費量的一半,占全國能源消費量的三分之一。2006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啟動了千家企業節能行動,目標是“十一五”期間節能1億噸標準煤左右。初步統計,“十一五”期間,千家企業可節能1.5億噸標準煤。
深入專題了解:“十一五”中國節能產業發展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