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節能產業網訊 2005年5月底國家發改委啟動節約和替代石油等十大重點節能工程,通過實施這十大工程。十大重點節能工程是實現“十一五”單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目標的一項重要的工程技術措施,目標是在“十一五”期間實現節能2.4億噸標準煤。
啟動十大重點節能工程是為了貫徹落實《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包括:燃煤工業鍋爐(窯爐)改造工程、區域熱電聯產工程、余熱余壓利用工程、節約和替代石油工程、電機系統節能工程、能量系統優化工程、建筑節能工程、綠色照明工程、政府機構節能工程、節能監測和技術服務體系建設工程。
“十一五”期間,國家制定發布了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實施意見,中央和省級地方財政都設立了節能專項資金,對節能改造實行投資補助和財政獎勵,有力推動了十大重點節能工程的實施,共形成節能能力3.4億噸標準煤。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80多億元、中央財政節能減排專項資金安排220多億元,共支持了5200多個重點節能工程項目,形成節能能力1.6億噸標準煤。
推廣高效節能空調近3000萬臺、節能汽車100多萬輛、高效照明產品1.6億只。支持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全年新增城鎮污水日處理能力1900萬立方米、城市生活垃圾日處理能力6.8萬噸;城市污水處理率、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76.9%和72.5%,比上年提高1.6個和1.2個百分點。
十大重點節能工程的實施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一是大幅度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2009年與2005年相比,火電供電煤耗由370克/千瓦時降到340克/千瓦時,下降了8.11%;噸鋼綜合能耗由694千克標準煤降到615千克標準煤,下降了11.4%;水泥綜合能耗下降了16.77%;乙烯綜合能耗下降了9.04%;合成氨綜合能耗下降了7.96%;電解低鋁綜合能耗下降了10.06%。二是促進了先進節能技術的推廣應用。純溫余熱發電、新型陰極鋁電解槽、高壓變頻、稀土永磁電機、等離子無油點火等一大批高效節能技術和產品得到普遍應用。 三是促進了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我國高效照明產品、家用電器、電機、新型節能墻材等節能設備和產品的市場規模得到大幅度提升,節能環保裝備的研發和制造水平顯著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