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中國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人物觀點 >> 正文
九三學社提議:發展綠色建筑 推動建筑節能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11-3-4 23:20:39 用手機瀏覽

  從九三學社中央獲悉,該中央向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提交了《關于發展綠色建筑,推動建筑節能的建議》的提案。

  九三學社中央認為,推動綠色建筑發展是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抓手。我國高耗能建筑量大面廣、發展綠色建筑前景廣闊。我國既有建筑達400多億平方米,同時每年新建16~20億平方米。然而,我國建筑95%以上是高耗能建筑,如果達到同樣的室內舒適度,單位建筑面積能耗是同等氣候條件發達國家的 2-3倍。截至2009年底,全國綠色建筑僅2000多萬平方米,不到既有建筑面積的0.05%,發展綠色建筑的節能減排潛力巨大!笆晃濉逼陂g,建筑節能承擔了我國全部節能任務的20%,如果切實執行50%的節能標準,局部地方執行65%的節能標準,到2020年,能節約3.54億噸標準煤,占同期國家節能目標任務的30.7%。綠色建筑投入低、比較效益高。據測算,達到同樣的節能效率,建筑要比工業投入少。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于2007 年發布的《第四次評估報告》指出:至2030年,全球建筑行業可分別以小于0美元、20美元和100美元/噸CO2當量成本每年分別減少45億噸、50億噸和56億噸CO2當量,大大低于工業節能的投入。綠色建筑技術相對成熟。歐盟學者針對80項減少建筑溫室氣體排放技術的調查結果表明,就投入和節能效益而言,高能效照明技術是幾乎所有國家建筑物溫室氣體減排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就節能量而言,改進寒冷氣候區的隔熱和分區供暖系統,在溫暖氣候區提高制冷和通風能效,注重遮陽、自然通風、隔熱措施,以及改進發展中國家炊事爐灶,是有效的節能措施。高能效比的設備、太陽能熱水裝置、節能型家用電器和能源管理體系等均是成熟的建筑節能技術。

  我國從“十五”開始,就組織實施了“綠色建筑關鍵技術研究”、“城鎮人居環境改善與保障關鍵技術研究”等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在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和建筑環境改善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并逐步推廣,產生了良好的效果。

  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是我國必須長期應對的艱巨任務。建筑行業的“用能鎖定”特性,決定了目前城鄉建設高投入、高消耗、低產出的粗放發展模式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將導致建筑能耗快速增長,建筑將超越工業等其他行業成為未來20年用能的主要增長點。綠色建筑在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能、節地、節水、節材,減少室內外污染,保護環境,改善居住舒適性、健康性和安全性,是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抓手,并對轉變城鎮建設模式、促進新興產業發展以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有深遠影響,應采取切實可行措施大力推廣。為此,九三學社中央提出以下建議:

  一、將發展綠色建筑列入“十二五”規劃

  1、制定發展階段性目標。明確到2020年綠色建筑在新建建筑中應達到的剛性比例。

  2、將發展綠色建筑納入政績考核目標。在《單位GDP能耗考核體系實施方案》、《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考核辦法》、《省級人民政府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計分表》中,增加對綠色建筑的考核指標。

  3、構建適合不同氣候特征地域的綠色建筑技術和市場推廣體系,促進綠色建筑規;l展;完善節能改造關鍵技術體系,加快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強力實施供熱計量收費制度,加快供熱體制改革。

  二、出臺系統的激勵政策

  1、通過財政補貼、稅費減免、低息貸款、能源合同管理等激勵手段,解決綠色建筑經濟外部性問題;

  2、建立民用建筑能耗定額、超定額加價等強制制度,實施“節能量購買”等激勵政策;加大節能改造財政補貼力度;對建造綠色建筑的企業,減免部分營業稅、所得稅;對綠色建筑減免房改基金和減收水資源建設費、垃圾處理費、電增容費等配套費用以及交易費稅;對達到節能能效標準的建筑返還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

  3、制定促進新型建筑節能材料推廣的配套政策,扶持新型墻材及節能材料、產品產業化。

[1] [2] 下一頁


  深入專題了解:2011全國兩會節能環保政策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低碳社區試點建設指南印發 建筑節能行業將受益
建筑節能材料將迎來產業市場的“黃金時代
建筑節能力度加大推動地源熱泵市場提速發展
我國將投入近億元研究公共機構綠色節能關鍵技術
住建部稱智慧城市建設相關投資或將超4400億
數據顯示我國中央空調節能達標不足一成
李永基:綠色建筑并非只追求節能減排
公共建筑節能潛力巨大 破解行業瓶頸迫在眉睫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