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產業動向 >> 正文
“疫情黑天鵝”下的天然氣市場何去何從?
來源:能源雜志 時間:2020/2/17 22:18:06 用手機瀏覽

:疫情的影響下,2020年天然氣行業大勢會如何,天然氣從業企業又將面臨怎樣的變數?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中國傳統的春節狀態與假期模式,為避免疫情進一步擴大,政府采取了延長假期、延緩開工等一系列措施!耙咔楹谔禊Z”的翅膀扇動的風并不意外地吹向了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們。

天然氣行業同樣不例外,國家經濟承受下行壓力,國內天然氣消費負面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顯現,個別用氣行業的消費量出現大幅下降的現象。


2020年的天然氣行業大勢是否會受此疫情的影響,天然氣從業企業又面臨怎樣的變數呢?

天然氣增長困境

每一年的冬季都意味著天然氣消費峰值的到來,春節假期后的復工則是其中可以預見的峰值之一。然而今年的2月,天然氣消費卻并陷入了低迷,且這一困境仍不知何時可解。


據重慶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推導測算,預測2020年國內天然氣消費量受疫情影響的減量為100億方左右。其分析指出,預測在無疫情情況下,2020年2月全國天然氣消費量為270億立方米左右,經過對居民、商業、工業等多方面的消費測算,預計2月份天然氣消費量相對無疫情時下降27.6億立方米,降幅10.2%。


疫情對2月天然氣消費量的影響(億立方米)

微信圖片_20200217164156.jpg

數據來源:發布方統計測算


從表中可以看出,除集中供熱、發電和化工基本不受影響,工業、商業和汽車用氣量明顯下降。根據各地政府的公開信息,北京、上海、浙江、廣東、重慶等省市復工時間為2月10日,同時各地要求企業在復工時做到“分批有序”。交易中心調研顯示,部分工業企業難以做到準時復工,即使準時復工也不能完全恢復生產。


此外,因長途貨運受限,居民用車大幅減少,預計整體降幅為50%;商業用氣低迷,部分區域商業用氣甚至為零,預計全國商業用氣下降50%乃至更多。


“如果商業活動在2月底恢復正常,政府隨后出臺刺激性措施,預計中國2020年天然氣需求將為3210億立方米,低于疫情前預期的3270億立方米,增長率將從8%降至6%!眹H能源咨詢公司IHS馬基特亞太區電力、天然氣、煤炭和可再生能源董事總監周希舟6日表示。


周希舟認為,由于中國天然氣供應來源增多,LNG合同預計將受到一定擠壓。受疫情影響,預計2020年中國LNG需求量將增長250萬噸(約合35億立方米),低于疫情爆發前預期的440萬噸的增幅。


疫情形勢仍然嚴峻,受疫情影響嚴重的省份中不乏天然氣消費大省,疫情的進展將直接關系到各省經濟及天然氣消費量,“十三五”規劃消費目標或難以完成。


“不可抗力”的變數

自2月7日中海油以冠狀病毒為由,向荷蘭皇家殼牌和道達爾等公司發出不可抗力通知遭到拒絕后,關于“不可抗力”這一概念的討論便吸引了業內的目光。


據悉,中海油下屬子公司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簽發不可抗力告知書稱,因對抗病毒的措施導致收貨港關鍵人員因自我隔離而無法在崗,超出該公司正常履行合同義務的能力。


對此,道達爾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電力部門主管菲利普·索奎特回應道,“如果中國所有的裝貨港和卸貨港都實行隔離,我們就有真正的不可抗力。就目前而言,情況并非如此。此外客戶正試圖利用不可抗力的概念,一邊主張不能按照長協提貨,一邊想買現貨這是矛盾的。”


中國貿促會商事法律服務中心法律顧問唐怡日前表示,“從目前的新聞報道來看,還不能確定中國的液化天然氣買家具體以何種理由發出不可抗力通知,以及基于該通知提出了何種主張。我們推測這一事件主要涉及中國買家是否有權主張因疫情導致的相關問題構成不可抗力,是否有權因此拒絕履行義務、解除合同等。”


盡管各國法律細節不同,但總體來看,時間構成不可抗力需滿足三大條件:不能合理的控制、不能合理的預見、不能避免或不能克服。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企業提出不可抗力免責甚至解除合同的主張,是否能被客戶接受,將來是否可能被法院或者仲裁庭支持,取決于合同條款的約定和準據法的規定。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機構在曾表示,將向受冠狀病毒疫情影響而苦苦掙扎的企業提供不可抗力證明,并將其提供給它們的海外合作伙伴。


包括中海油在內的中國天然氣買家,乃至其他進口貨物的企業,均在“疫情黑天鵝”帶來的變數中求存。市場確實因疫情而受到影響,但是結構性調整的大行業趨勢并不會因此發生轉折,黑天鵝事件究竟會在時間和空間上產生怎樣的輻射,還需要現實的逐步推進,而這場浪潮中的主體,則無法避免沉浮。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展望2020:可再生天然氣領域有哪些重要趨勢?
國網能源研究院:電力需求2050年將翻番,清潔低碳和電
推進天然氣市場化改革提升供給能力
天然氣產供儲銷建設謀劃重大布局
廣東省降低天然氣發電上網電價
中俄東線濟寧支線天然氣管道年內開工
內蒙古抓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
深化天然氣改革 加快構建產供儲銷體系步伐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