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節能產業網訊 近年來,我國清潔能源發電裝機總體呈現迅猛發展的態勢。預計到2020年,我國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總量可達6.7億—7.4億噸標煤,可補充能源供應缺口的60%—70%,有效保障能源供應安全。因此,發展清潔能源是我國保障能源供應安全、應對氣候變化、改善環境質量的有效途徑,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我國清潔能源發展呈現集中規模開發為主、分散式開發為輔、就地消納與跨區輸送并重的總體特點。清潔能源的迅猛發展,對電力行業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諸多原因,在清潔能源快速發展中遇到了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系統調峰能力不足,需要加快發展調峰電源。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電力負荷峰谷差逐年加大。我國電源結構以煤電為主,而煤電機組中熱電聯產機組比重較大,冬季為了滿足供熱需求,發電出力調節困難;水電在豐水期一般不參與調峰,水電裝機中的徑流式水電所占比重較大,水利樞紐工程發電受防洪、灌溉、航運等綜合調度影響,我國水電的整體調峰能力受到很大限制;從保證核電站安全高效經濟運行的角度考慮,核電基本不參與調峰;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出力具有隨機性、間歇性的特點,風電在多數情況下又具有反調峰特性。綜合來看,清潔能源的大規模發展使得系統調峰能力不足問題更加突出,需要增加系統調峰能力。為了實現清潔能源大規模發展,必須優化電源結構,在保障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其他電源的調節能力,以解決清潔能源大規模發展帶來的系統調峰問題。在東北、華北、華東、華中、南方電網覆蓋地區,大力發展抽水蓄能電站;在西北電網覆蓋地區,加大抽水蓄能站址普查力度,選擇開發技術經濟條件較好的抽水蓄能電站進行開發。在天然氣供應有保障、電價承受能力強的地區,建設一定規模的燃氣電站。在不具備抽水蓄能和燃氣電站規;l展的地區,建設高效燃煤機組,參與系統調峰。
第二、大容量、跨區域、遠距離輸電能力滯后,需要加快特高壓交直流輸電通道建設。我國水能、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分布集中度高、與負荷中心呈逆向分布,而且本地消納規模有限。目前,我國電力供需以分省“分區平衡”為主,跨區輸電能力不能適應清潔能源大范圍消納的需要!叭薄钡貐^風電、西南地區水電等清潔能源必須依托跨區電網遠距離外送,擴大消納范圍、增加開發規模。研究表明,2020年全國風電開發規模1.5億千瓦左右;新疆、甘肅、內蒙古、吉林的開發規模約8000萬千瓦,其中跨省區外送約6200萬千瓦,占78%。因此,亟需加快特高壓跨區輸電通道建設,使清潔能源在更大范圍內應用。清潔能源開發需要其他電源合理配置、聯合開發和輸送,實現電網的高效經濟運行,降低電力供應成本。風電、太陽能發電出力具有隨機性和間歇性特點,年發電利用小時數低,單獨輸送時輸電通道的利用率很低;同時系統在頻率控制、電壓調節、安全穩定等運行方面難度很大。綜合考慮各種能源資源分布、技術經濟條件,“三北”地區的風電等清潔能源適宜與當地的火電等聯合外送,以提高輸電線路的利用效率,降低輸電價格;同時,可借助于整個送端系統整體調節能力,保證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
第三、支持清潔能源發展的配套政策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我國清潔能源政策需要進一步加強規范、注重綜合協調。目前全額保障性收購可再生能源的實施細則尚未出臺,需要加快明確與完善,以保障電力系統的安全性與整體經濟性。此外,目前我國對清潔能源開發的激勵政策側重于發電環節,對輸電環節、常規電源輔助服務激勵不足,對其它電源為風電等清潔能源發電提供的輔助服務(調峰、調頻等)還沒有建立完善的定價和補償機制等
深入專題了解:CDM清潔發展機制基金在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