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化學儲能最佳賽道,鐵鋰出海正當時。新能源汽車和消費電子的不斷發展帶動鋰電池技術革新,鋰電池成本快速下降至1元/Wh以下,成本下降將給儲能項目帶來巨大經濟性。
燃料電池處于行業爆發前夜 “鋰業雙雄”股價飆漲背后
隨著動力電池技術的進步和環保意識的增強,近些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出現了爆發式增長,預計到2025年全球銷量將達到691萬輛。目前中國已經成為新能源汽車最大的消費市場,同時歐洲環保浪潮愈演愈烈再疊加限排法案的出臺,有望大幅度刺激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同時,豐田Mirai和現代NEXO作為兩款量產燃料電池旗艦車型的售價已經到40萬人民幣附近,國內2019年燃料電池汽車上牌數超過3000輛,正式來到了商業化運營拐點,類似于2012至2013年的鋰電池行業,正處于行業爆發的前夜。
“鋰業雙雄”股價飆漲背后:新一輪鋰價上漲周期何時到來?
周三早盤,鋰電池概念股集體爆發。截至發稿,珈偉新能、東方日升、天華超凈、天齊鋰業等多股漲停,贛鋒鋰業、億緯鋰能、華友鈷業等多股漲超5%。板塊漲幅2.75%,遠遠領先大市。
中金公司認為,2020年來看,預計鋰化合物產量或繼續上升,但礦山產能進一步釋放的概率不大,已經停產的BaldHill和Wodgina在碳酸鋰價格恢復到7萬元/噸以前復產概率不大,銀河資源旗下MtCattlin計劃大幅度減產。行業本來可能需要半年到1年的時間來消化2019年囤積的庫存,碳酸鋰價格在2020年底前難有起色;但如果公共衛生事件繼續發展,進一步影響鋰鹽廠的正常生產和物流運輸,可能今年5-6月行業供需就會發生比較大的變化。
中信證券認為,2019年中國鋰化合物出口繼續保持大幅增長顯示出海外新能源汽車市場維持高增長態勢,且氫氧化鋰產品景氣度高于碳酸鋰。出口價格堅挺造成國內外價差拉闊,出口業務盈利水平顯著高于國內。隨著2020年海外電動車市場的發力和動力電池企業的規模擴張,預計國內鋰生產企業的出口業務尤其是氫氧化鋰出口業務將繼續保持高景氣,實現出貨量的增長和業績的大幅增厚。
東北證券認為,電化學儲能最佳賽道,鐵鋰出海正當時。磷酸鐵鋰相比鉛蓄電池和三元電池循環性能優勢明顯。新能源汽車和消費電子的不斷發展帶動鋰電池技術革新,鋰電池成本快速下降至1元/Wh以下,成本下降將給儲能項目帶來巨大經濟性。海外磷酸鐵鋰鋰電發展受到專利限制,購買專利將產生較高成本。專利過期將迎來重大邊際改變,國內鐵鋰借助成本優勢,有望對接海外即將爆發的儲能市場。重點關注寧德時代和德方納米。
中國燃料電池產業目前與2012年鋰電池極為相似,政策自上而下支持,技術達到產業化條件,企業加快布局速度,產業鏈國產化進程開啟,資本市場投融資熱度持續上升。中國燃料電池產業處于上行通道起點,燃料電池萬億級產業拉開序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