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舉辦“2013第二屆脫硫脫硝行業關鍵技術、系統建設及設施運行
管理研討會”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我國是燃煤大國,煤炭消費量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約70%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大量排放,嚴重污染環境,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制約因素之一。近年來,政府頒布了控制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排放的相應標準,使排放治理工作取得了成效,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2011年和2012年,全國單位GDP能耗累計降低5.5%,僅完成“十二五”節能目標進度的32.7%,落后“十二五”進度要求7.3%!笆濉遍_局之年,環保部發布了新的《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相較2003年第二次修訂的限值更為嚴苛。其中氮氧化物排放執行“史上最嚴”標準。據統計,目前絕大多數火電機組已經運行脫硫設備,然而,中國火電企業仍有約1.3億千瓦裝機容量的火電機組未安裝脫硫裝置。脫硝方面,目前國內僅有不超過20%的火電機組投產脫硝項目,仍有約6.1億千瓦裝機容量的燃煤機組尚未安裝脫硝設備,脫硝市場尚未大規模啟動,未來市場空間巨大。 為進一步提高我國脫硫脫硝技術和加速市場進程,適時推動我國能源供應與環境保護間的協調發展,深入交流和研討我國脫硫、脫硝、除塵行業關鍵技術、系統建設和設施運行管理及檢查核查技術,中國能源環保產業協會于2013年 9月13日在杭州市召開“第二屆脫硫脫硝行業關鍵技術、系統建設及設施運行管理研討會”,旨在把握脫硫脫硝除塵方面的技術應用與研發動向,集中展示交流國內外最先進的技術和產品,屆時將邀請相關部門領導和著名專家到會作專題報告,請各有關單位積極參加,會議結束后學員可自愿申請《脫硫脫硝技術工程師》職業證書,具體通知如下:
一、會議內容 (一)、政策分析與市場解讀 1、“十二五”期間脫硝、脫硫、除塵政策動態與產業發展; 2、“十二五”期間水泥、鋼鐵、火電行業脫硝、脫硫、除塵市場分析; 3、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十二五”規劃及措施。 (二)、相關技術交流 1、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術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2、脫硫、脫硝、除塵、除汞一體化技術; 3、煙氣排放連續監測技術及運行控制和管理; 4、煙氣脫硫裝置中防腐技術的最新研發與應用; 5、氨回收法脫硫脫硝技術研發與應用; 6、活性炭法煙氣凈化技術最新研發與應用; 7、SCR、SNCR、SNCR-SCR脫硝核心技術,最新科研成果及運行維護技術; 8、工業燃煤鍋爐煙氣濕法脫硫脫硝技術研究; 9、項目設計、工程建設、裝置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 (三)、顆粒物污染防治與監測技術 1、環境粉塵監測先進技術與方法; 2、干式布袋除塵技術的應用分析; 3、電除塵器與袋除塵器一體化研究; 4、環境中粉塵污染和健康危害; 5、氣溶膠污染與環境監測; 6、顆粒污染分析鑒定方法、檢測新方法與技術; 7、顆粒物監測和檢測技術研究和儀器設備的研發; 8、顆粒污染物減排、治理與監測新產品新技術展示。 (四)、建設與運營 1、脫硫脫硝除塵技術路線選擇分析; 2、脫硫脫硝設計、安裝、調試、運行維護和管理經驗; 3、脫硫脫硝裝置運行的調整和優化; 4、脫硫脫硝除塵一體化技術發展現狀; 5、低氮燃燒技術及鍋爐、窯爐低氮燃燒改造實例; 6、脫硫脫硝除塵系統增容、提效改造實例及經驗; 7、燃煤機組煙氣脫硝設施建設和運行管理。
二、擬邀嘉賓(排名不分先后) 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 王金南 副院長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研發中心 龍 輝 副主任 國電科學技術研究院(國電環境保護研究院) 薛建明 研究員 華電電力科學研究院 朱 躍 主 任 財政部節能減排項目辦/清華大學 張恩仲 教 授 國家煙氣脫硫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尹華強 主 任 北京科技大學節能環保中心 蒼大強 教 授 浙江大學熱能工程研究所 高 翔 教 授
三、參會對象 各級政府主管領導;發電公司、電科院、設計院、科研院所;全國燃煤企業環保監管部門、專業技術人員;煉油、煉焦、能源、冶金、水泥、陶瓷、燃煤電廠、玻璃、石灰、制磚、紙漿、造紙、航空、石油化工、氨、化肥等生產研發單位及環保、生技、科技、基建等部門負責人;持有潔凈煤技術和在線監測技術企事業科技人員;和脫硫脫硝及除塵設備供應商、工程總承包單位等。
四、會議論文 本次研討會面向全國征集與主題相關的學術報告、論文、調研結果,將擇優選用并安排會議發言。論文提交截止日期為2013年9月6日,提交至電子郵箱hb66706142@163.com 。
五、會議時間及地點 2013年9月13日—15日(13日全天報到) 地點:杭州市(具體地點另行通知)
六、會議費用 會務費:2000元/人(含注冊費、全套會議資料費),食宿統一安排費用自理。
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證書介紹 1、會議結束后個人可自愿申請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頒發的《脫硫脫硝技術工程師》職業證書,證書費800元;該證書國家承認,全國有效通用,統一編號并在中國職業培訓與技能鑒定網(www.cettic.cn)上公布查詢。 2、該證書可以作為培訓學員的從業憑證,證明持有者具有相應的專業技能知識,也可作為申請職業技能鑒定時接受過相關職業資格培訓的證明。 3、請自備2張1寸藍底彩色照片,身份證復印件(二代需要復印正反面)、最高學歷證明復印件各一份,加蓋單位公章的在職證明一份、本人名片一張。
八、聯系方式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83號西四樓四層 聯 系 人:王軍 電 話:010-66706142 傳 真:010-66706143 網 址:www.ceepia.org 電子郵箱:hb66706142@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