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支持綠色低碳能源發展的法規和經濟政策 | 12-30 |
2010年4月,修改后的《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實施,設立了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完善了風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全額收購制度和優先調度辦法,為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同時《能源法》立法加快,《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已經在全國人大審議通過,并于2010年10月施行,對優化能源結構將產生積極影響。中國還在抓緊制定“十二五”能源發展規劃和新能源發展規劃,將提出并落實未來五年非化石…… |
中國推進節能低碳消費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 | 12-30 |
中國政策大力推廣高效節能產品,鼓勵低碳消費方式。2009年,中國政府有關部門先后發布了《高效節能產品推廣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高效節能房間空調推廣實施細則》,截至2010年10月底,共推廣高效節能空調近2000萬臺,使其市場占有率從推廣前的5%上升到80%以上,2009年和2010年推廣節能燈達3億只以上! 2010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又制定下發了…… |
中國推動節能和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 12-30 |
2010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加快推進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意見》,從投資、財政、稅收、金融等方面加大了對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和節能服務公司的支持力度,基本消除了制約合同能源管理推廣的政策和體制障礙! 2010年6月,財政部與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了《合同能源管理財政獎勵資金管理暫行辦法》,2010年安排中央財政資金12.4億元,對采用合同能…… |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實施十大重點節能工程 | 12-30 |
2009年至2010年上半年,全國共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39.7億元、節能財政獎勵資金89億元,支持十大重點節能工程項目2389個,形成年節能能力5620多萬噸標準煤。初步統計,“十一五”前四年,中央財政累計安排287.6億元,用于支持地方和企業重點節能工程項目,形成節能能力1.4億噸標準煤! ∈笾攸c節能工程:為貫徹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實現單位GDP能…… |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完善制度標準和價格政策 | 12-30 |
建立健全能效制度和標準。推進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工作,制定了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暫行辦法;繼續擴大強制性能效標識實施范圍,2009 年以來,制定發布了計算機、電風扇、打印機、雙端直管熒光燈等9 種產品能效標識實施規則, 以及進一步加強建筑門窗節能性能標識工作的規則等;制定了氧化 鋁、再生鉛能耗限額標準,編制了鋼鐵、水泥、燒堿等重點耗能行 業能效水平對標指南;實施道路運…… |
[組圖]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行動:加快調整產業結構 | 12-30 |
針對工業耗能占能源消耗總量比重偏高的狀況,中國通過調整工業內部結構、加快發展服務業等措施,進一步加大結構節能工作力度。把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優化產業結構的突破口,不斷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的支持力度! 2010年10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提出根據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特征,立足國情和科技、產業基礎,現階段重點培育和發展節能…… |
[圖文]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行動:強化節能目標責任考核 | 12-30 |
中國將“十一五”節能目標分解落實到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并且建立了目標責任制,對未能完成目標任務的地方政府官員進行問責。2009和2010年,中國政府繼續對全國31個省級政府和千家重點企業節能目標完成情況和節能措施落實情況進行了評價考核,并向社會公告考核結果。截至2009年底,已完成“十一五”節能目標的有北京、天津2個直轄市;完成進度超過80%的有湖北、湖南、廣西等22個。▍^、…… |
中國的氣候危急和在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 | 12-30 |
氣候變化問題是當今人類社會面臨的嚴峻挑戰。世界各國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是大勢所趨。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人口眾多、人均資源稟賦不足,還沒有完成工業化、現代化的任務。2009年末,全國人口達到13.35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約合3700美元,位居世界第99位。按中國政府現行扶貧標準,還有數千萬貧困人口,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任務相當艱巨。 中國也是一個易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國家。200…… |
解振華:“十二五”節能減排專項規劃六大看點 | 12-07 |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昨日表示,發改委正在抓緊研究制定“十二五”節能減排的專項規劃,將建議的各項要求具體落實。據其介紹,規劃內容涉及全面改革資源稅、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廣合同能源管理等方面。 解振華在“2010中國綠色產業和綠色經濟高科技高峰論壇”上說,“十二五”期間,將把大幅度地降低能源消耗強度、二氧…… |
中國碳交易市場的現實狀況與未來發展探討 | 12-06 |
中國節能產業網訊 在聯合國氣候談判天津會議主會之外的一場名為“中國碳市場的啟動與能力建設研討會”的邊會上,京、津、滬三家排放權交易所負責人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官員,以及國際排放貿易協會的專家,正在就“碳市場發展”的關鍵議題展開討論! ≈袊奶冀灰资袌鲎哉Q生以來就被一些專家稱為“有市無價”,甚至是“無價無市”,到底是前景不明還是大有潛力?困難重重中如何尋求破局之道?在通往坎昆會議的最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