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政策法規  節能產業網 >> 政策法規 >> 通知公告 >> 正文
人民政府:廣東省印發應對氣候變化方案通知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11/1/27 5:09:03 用手機瀏覽

粵府〔2011〕5號


印發廣東省應對氣候變化方案的通知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現將《廣東省應對氣候變化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省發展改革委反映。

 

廣東省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一月七日

 

  廣東省應對氣候變化方案


  氣候變化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面臨的重大挑戰。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和推動低碳發展的決策部署,全面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努力當好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排頭兵,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形勢

 。ㄒ唬夂蜃兓F狀與趨勢。

  與全球氣候變暖趨勢相一致,我省氣候也在逐年變暖。根據觀測結果,近50年我省氣溫增溫速率為0.21℃/10年,與全國平均水平相當。珠江三角洲地區是增溫最明顯區域,增溫速率為0.3℃/10年,其次是東南部沿海地區,增溫速率為0.2℃-0.3℃/10年,粵北地區增溫趨勢較為緩慢,增溫速率為0.15℃/10年。近50年來,我省年平均、前汛期、后汛期降水量沒有顯著變化。據預測,與1961年-1990年的30年平均氣溫和降水量相比,到2020年全省年平均氣溫可能升高0.8℃,2050年可能升高1.7℃,2100年可能升高3.0℃;2020年、2050年、2100年全省年平均降水量可能增加3%、5%和8%。

  (二)氣候變化的影響。

  1.極端氣候事件頻發,自然災害損失加大。一是登陸我省的熱帶氣旋強度增大,移動路徑復雜。2010年9月下旬,受強臺風“凡亞比”的影響,我省自東向西相繼遭受了歷史罕見的特大暴雨襲擊,造成30個縣(市、區)186個鄉鎮受災,受災人口超過150萬人,直接經濟損失超過50億元。二是降水變動率加大,旱澇災害頻繁。2002年,我省遭遇50年一遇的嚴重干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40多億元,720多萬人飲水困難。2005年6月,我省又遭遇了超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受災人口443萬人,直接經濟損失49.7億元。三是暖冬現象普遍,極端最低氣溫開始出現。2008年初我省韶關等地遭受了歷史罕見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166多億元。未來氣候的繼續變暖,可能會使我省極端氣候事件出現更為頻繁,引發的災害損失更為嚴重。

  2.海平面上升加劇,危及沿海地區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據觀測,近30年來,南海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2.7毫米,已對沿海地區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帶來一定危害。一是風暴潮災害程度和發生幾率增大。如2008年強臺風“黑格比”登陸時正逢天文大潮,造成珠江口潮位站潮位達到或超過百年一遇,個別潮位站超過300年一遇,造成堤防決口834處,堤防毀壞2118處。二是城市內澇頻發,河流入?谌找嬗俜e,河床抬高,嚴重影響航道、港口正常運行。三是海岸侵蝕加劇。如近年來雷州市赤坎村岸段侵蝕長度約為300米,侵蝕總面積達800平方米。四是紅樹林和珊瑚礁生態系統退化。20世紀50年代全省紅樹林面積曾超過2萬公頃,目前已減少一半以上。預計未來30年,南海海平面比2009年將繼續升高73-127毫米,由此引起的相關海洋災害強度將進一步加劇,對沿海地區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將不斷加大。

  3.水資源質量下降,威脅用水安全。受氣候變暖及其引起的海平面上升、降水不均、流域干旱等問題的影響,廣東尤其是珠三角地區咸潮活動越來越頻繁、持續時間增加,上溯影響范圍越來越大,強度趨于嚴重。近20年來珠三角地區曾發生過5次嚴重咸潮,其中3次發生在最近8年,嚴重影響珠三角地區及港澳用水安全。氣候變暖也導致生產和生活用水增加,進一步加劇了全省水資源供需矛盾。

  4.農業生產條件改變,產量不穩定性風險增大。氣候變化和極端氣候災害導致我省糧食生產的自然波動從過去的10%增加到20%,極端年景甚至達到30%以上。氣候變化使春季物候期提前,如果不采取適應性措施,雙季稻(早稻、晚稻)的生育期將縮短,產量將下降。氣候變化使農作物病源增加,導致農藥、除草劑、化肥施用量增加,農業成本大幅度提高。

  5.人居環境改變,影響人類健康。氣候變化使城市中心區熱島效應、高溫熱浪、灰霾等現象加劇。近年來,珠江三角洲城市每年超過35℃的高溫日數均在30天以上。近50年來,廣州市年灰霾日數以每10年16.4天的速率增加,每逢灰霾天氣呼吸道疾病發病率比平時增加15%左右。氣候變化還使一些病毒和病原體得以滋生和蔓延,瘧疾、登革熱等傳染性疾病爆發的頻率和范圍有所加快和擴大。

[1] [2] [3] [4] [5] [6] 下一頁


  深入專題了解: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沒有相關文章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