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要任務和重點工作
(三)完善政策體系,保障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有序推進。各地區要根據本地區工業發展實際情況,研究制定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相關政策,完善工作機制,編制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實施方案;建立和完善工業用電預測、預警機制,完善企業電力消費統計、監測和考核體系,準確把握本地區工業用電構成,掌握企業電能需求和利用狀況,從優化用電結構和促進科學、節約用電著手,全面推動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健康發展。
(四)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節電型工業。要從發展節電型工業的高度,統籌工業行業、產業、產品結構,結合“調結構、轉方式”和節能減排工作,對主要工業行業、產業和產品按照單位電耗創造工業增加值進行分類、排序,科學、合理配置電力資源,促進電力資源向單位電耗工業增加值高的產業和產品轉移,努力遏制高耗電、低效能的產業發展,爭取以較低的電力消費增長支撐較快的工業發展。
(五)制定有序用電方案,保障電力供需平衡。研究本地區工業生產用電需求的基本規律,做好與電網配電能力的銜接,推進工業企業科學用電、節約用電、有序用電,確保工業正常生產的用電需求。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和完善有序用電方案,積極引導工業企業參與有序用電,做好工業錯峰、避峰用電預案,落實峰谷、差別電價等有關政策。努力控制產能過剩行業企業用電需求,嚴格限制高耗能、高排放企業用電,堅決抑制淘汰類、嚴重重復建設項目的用電需求,依法停止違規建設項目用電。
(六)健全工業節電標準體系,推廣節電工藝技術和設備。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和能效標準,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工業行業用電、節電標準體系,降低產品和工藝單位電耗。研究開發高效節電工藝技術和設備,加快提升國內節電裝備研發制造水平,工業企業應配備和使用節電技術和設備、產品以及合格的電力計量器具,促進節電技術進步。
(七)推進兩化融合,以信息化帶動工業節電。積極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著力引導工業企業利用信息化技術,推動節電技術進步和管理水平提升;加快建設工業企業能源管理信息系統,提高節電產品、節電工藝的研發設計及企業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實現以信息化推動工業節電;依靠信息技術,提高企業生產用電管理效率,促進節電技術和設備優化升級,使現代信息技術成為工業節電的重要手段和途徑。
(八)完善激勵機制,支持工業領域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要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和完善相關經濟激勵措施,提出信貸支持、資金補貼和適當的稅收扶持等政策措施,促進工業企業主動參與和實施電力需求側管理;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有條件的地區要建立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專項資金,重點支持工業企業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優化工業用電結構、余熱余壓發電項目技術改造、落后耗電設備更新換代、建設工業用電管理服務平臺等,帶動社會資金參與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工作。特別是對節電潛力大、用電結構調整快、整體節電效果明顯的地區和企業,在專項資金安排上給予重點支持,充分發揮好專項資金的引導和調控作用。
(九)建立企業評價體系,大力推進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示范工程。加快制定、完善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評價標準,建立企業科學用電、節約用電和有序用電的評價考核體系。在鋼鐵、有色、建材、化工等重點耗電行業內,選擇若干家骨干工業企業開展電力需求側管理試點工作;按照地區工業行業類別和特點,確定培育省級電力需求側管理示范區;及時總結各地區、各行業開展電力需求側管理的有效做法,交流推廣典型地區、行業和企業的成功經驗。
(十)加強制度建設,健全企業用電管理機制。采取有效措施,引導工業企業加強內部配套制度建設,建立健全企業內部用電管理機制;督促企業特別是高耗電企業加強產品單位電耗限額管理,加快生產工藝、技術和設備更新和改造,優化企業用電方式,提高企業電能利用效率;重點耗電企業應設置用電管理崗位,強化人員培訓,為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提供人力資源保障。
四、保障措施
(十一)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指導全國工業領域開展電力需求側管理工作,會同國家有關部門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配套措施,制定相應經濟鼓勵政策,促進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有序推進;加強督促檢查,及時了解各地工業行業開展電力需求側管理實際情況;會同有關部門探索研究各主要行業用電規律,指導企業調整生產方式,實現科學、節約和有序用電。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把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作為推進工業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和促進節能減排的一項重要內容抓實抓好。要結合本地區實際,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思路,編制本地區的實施方案,做到責任到位、措施到位、監管到位,確保電力需求側管理工作規范、有效、持續地開展。各地編制工作實施方案,及時報工業和信息化部。
(十二)建立工作目標責任制。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工作目標責任制,明確各項責任和保障措施;要加強對工業用電的監督和考核,抓緊研究完善考核辦法,將科學用電、節約用電、有序用電和優化用電結構等情況納入工作的考核內容。嚴格目標責任,加強監督考核,務求取得實效。
(十三)培育建立社會化服務體系。各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加強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會同有關部門建立本地區信息服務平臺,定期發布節電新產品、新工藝、新設備等相關信息;扶持培育一批面向工業的專業化節電服務公司,為工業企業提供節電技術診斷、融資、改造等服務,加快推進合同能源管理。
工業領域有關行業協會要積極協調服務,深入研究本行業用電規律,掌握企業電力消耗水平,為本行業開展電力需求側管理工作提供相關業務咨詢、技術服務;加強國際合作,了解國外同類企業單位產品電耗等先進指標,充分利用國際先進節電技術和用電管理經驗,不斷提高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水平。
(十四)加強輿論引導,創造良好社會氛圍。各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臺、電視臺、報刊、網絡等渠道,廣泛宣傳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的意義、政策法規及實施辦法等;有針對性地開展宣傳、培訓等工作,普及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的基本知識,逐步建立科學、合理用電理念,形成有利于推動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工作的良好社會氛圍。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