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政策法規  節能產業網 >> 政策法規 >> 政策解讀 >> 正文
中國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國際談判的原則立場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10/12/30 11:48:55 用手機瀏覽

  在當前國際氣候變化談判中,中國政府堅持以下原則立場。 一是堅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基 本框架,嚴格遵循“巴厘路線圖”授權。《公約》和《議定書》 是國際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基本框架和法律基礎,凝聚了國際社會的共識,是落實“巴厘路線圖”的依據和行動指南!鞍屠迓肪圖”要求為加強《公約》和《議定書》全面、有效和持續實施, 應確定發達國家在京都議定書第二減排承諾期的進一步量化減排 指標,并就減緩、適應、技術轉讓、資金支持等做出安排。

  二是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發達國家在兩百多 年的工業化過程中無約束地排放大量溫室氣體,是造成當前全球 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理應承擔率先大幅減排的歷史責任。發達 國家過度排放,擠占了廣大發展中國家維持基本生存所需的排放 空間,而發展中國家還沒有完成工業化,需要合理的排放以實現 可持續發展。從現實能力看,發達國家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掌 握著先進的低碳技術,而發展中國家缺乏應對氣候變化的財力和 技術手段,還面臨著發展經濟、消除貧困、應對氣候變化等多重 艱巨任務。因此,發達國家應通過率先大幅度減排為發展中國家 的發展騰出必要的排放空間,同時要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轉 讓技術;發展中國家在發展經濟、消除貧困的過程中,在發達國 家的支持下根據各國國情采取積極的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的措 施。

  三是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沙掷m發展是有效應對氣候變化 的目標和手段。應當在可持續發展的框架下,統籌考慮經濟發展、 消除貧困、保護氣候,實現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雙贏,確保發 展中國家發展權的實現。

  四是堅持統籌協調和平行推進減緩、適應、資金、技術等問題。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兩個有機組成部分, 應當同等重視。減緩是一項相對長期、艱巨的任務,而適應則更 為現實、緊迫,對發展中國家尤為重要。資金和技術是實現減緩 和適應氣候變化必不可少的手段,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充 分的資金、技術轉讓和能力建設支持是發展中國家得以有效減緩 和適應氣候變化的根本保證。


  深入專題了解: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2013年林業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與行動白皮書
工業領域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方案(2012-2020年)全文
四部門聯合印發工業領域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方案
工業領域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方案(2012-2020年)
“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
“十二五”各地區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指標
《“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解讀
關于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通知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