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政策法規  節能產業網 >> 政策法規 >> 國家政策 >> 正文
國資委出手推動史上最大煤電重組 利好五大煤電央企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19/12/9 21:06:09 用手機瀏覽

近日,國資委內部下發的一份《中央企業煤電資源區域整合試點方案》(下稱《方案》),對華能、大唐、華電、國家電投和國家能源集團五家涉及煤電的央企形成巨大利好。

五大煤電央企整合西北五省

《方案》將甘肅、陜西、新疆、青海、寧夏5個煤電產能過剩、煤電企業連續虧損的區域,納入第一批中央企業煤電資源區域整合試點。其中,將由中國華能牽頭甘肅,中國大唐牽頭陜西,中國華電牽頭新疆,國家電投牽頭青海,國家能源集團牽頭寧夏,通過區域整合優化資源配置、淘汰落后產能、減少同質化競爭、緩解經營困難,促進健康可持續發展。

方案還給出了時間表。自2019年開始啟動,計劃用3年左右的時間開展中央企業重點區域煤電資源整合試點工作。力爭到2021年末,試點區域產能結構明顯優化,煤電協同持續增強,運營效率穩步提高,煤電產能壓降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平均設備利用小時明顯上升,整體減虧超過50%,資產負債率明顯下降。

《方案》要求五大發電集團在西北五省依法合規開展資產重組置換,以產權無償劃轉為主,市場轉讓為輔,盡量不產生現金交易,人員、負債隨資產一并劃轉。上市公司所屬煤電企業,將股權上移至母公司后再劃轉,也可以市場化方式轉讓或置換。各企業劃轉資產總體平衡,差異較大的在以后試點批次中適當補償。自備電廠、一體化項目、省級公司可不納入整合,新建項目(不含即將投產項目)可暫緩納入。

《方案》還要求嚴格控制新增產能,屬于國內電力產能預警紅色和橙色等級的省區,自開展煤電資產重組起,原則上停止新建煤電投資項目、新增產能的煤電技術改造項目,確需新立項的項目需征得區域牽頭單位同意。

從規劃方案來看,此次西北五省只是第一批試點,未來可能還有第二批,甚至第三批,視具體情況還可能適度拓展至國投集團、華潤集團等其他涉煤電中央企業。

政策性虧損影響電力運營穩定

國資委文件顯示,截至2018年12月末,華能、大唐、華電、國家電投和國家能源集團五家涉及煤電的央企,煤電廠共計474戶,裝機規模5.2億千瓦,資產總額1.5萬億元,負債總額1.1萬億元,平均資產負債率73.1%,其中虧損企業257戶,占到54.2%,累計虧損379.6 億元,平均資產負債率88.6%。

央企煤電資產大面積的虧損,不是經營出了問題,是政策性虧損。最大一個虧損因素是:煤電廠發電成本最大的一塊是燃料成本。燃料煤的成本占總成本高達七成。2012 年 12 月,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電煤市場化改革的指導意見》,電煤價格徹底市場化。但煤電廠上網電價卻由政府管制。

長期的虧損已經影響到煤電廠的持續穩定運營。多個煤電廠負責人在公開或私下都表示過,煤電廠現在年輕的骨干流失嚴重,大學畢業生也不愿進煤電廠,企業長期虧損,員工心氣不高,精神狀態也不好,他們擔心出現安全事故。

整合方案將引發爭議

國資委承擔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責任,不得不出手整合。但是這份《方案》也必將引發廣泛爭議。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發布,由此拉開了中國第二輪電力體制改革的序幕。這一輪電力改革的核心是,“放開兩頭,管住中間”。

所謂放開兩頭,是指在發電側和售電側實行市場開放準入,引入競爭,放開用戶選擇權,形成多買多賣的市場格局,價格由市場形成,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

如果按照《方案》,五大發電集團分別在甘肅、陜西、新疆、青海、寧夏牽頭展開重組,每個企業都在省內煤電領域一家獨大,對于發電側又談何競爭?

售電側同樣如此。近年來通過電力改革好不容易發展起來的一眾售電公司,面對每一個省內的煤電巨頭,還有何談判籌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沒有相關文章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