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政策法規  節能產業網 >> 政策法規 >> 政策解讀 >> 正文
中國到2020年節能減排目標分解展望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10/2/4 20:44:21 用手機瀏覽

  中國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強度減少40%到45%,是一個拿到國際上去說的指標,但國內的努力目標可能會更多,要求更加嚴格。

  目標將更嚴格

  與分解“十一五”單位GDP能耗指標一樣,中國正在考慮如何分解碳強度指標。

  碳強度(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這一中國政府于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之前向世界承諾的自愿減排行動指標,將繼能源強度、主要污染物排放之后,成為環境民生領域的第三個約束性指標。(具體參見鏈接)

  一個月前,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蘇偉透露,從2010年初開始,要對“十二五”規劃的相關編制工作進行研究與布置。

  他說,碳強度指標進入“十二五”應該是確定的,至于怎么進入,下一步如何分解,是僅僅分解到地區,分解到省,還是涉及到行業,還有待研究。

  如何提出目標、分解目標以完成國務院提出的約束性指標,同時完善相應的統計和監測指標體系和管理體系,既是擺在決策者面前的重要任務,也事關下一步低碳經濟的推進。

  “中國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強度減少40%到45%,是一個拿到國際上去說的指標,但國內的努力目標可能會更加嚴格!眹野l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系統研究室主任姜克雋說。

  就決策過程而言,規劃中要實現的GDP是決策的重要依據。40%到45%同樣是規劃目標,而實際發生的GDP與規劃數字間的差異,也會影響到最終實際減排的目標。

  “到目前為止,碳強度不一定比能源強度更寬松!苯穗h注意到,以2005年為基準年,兩年由于一次能源消費中煤炭比例的回升,以及燃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抵消了可再生能源發展帶來的減排成效,使得碳強度下降的幅度并沒有快于能源強度。

  一般而言,能源強度側重衡量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而碳強度則通過改善能源結構,側重提高能源使用的質量,以及其他一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領域的對策。從政策范圍來講,碳強度的覆蓋面更廣。

  讓姜克雋感到擔憂的是,自2008年下半年以來針對經濟危機的系列拉動政策,客觀上帶動了高耗能產業的發展。未來幾年內節能降耗的任務變得更加艱巨,也增加了碳排放指標的不確定性。

  廈門大學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也持類似觀點。他不認為2020年碳強度降低40%到45%的目標,比“十一五”的能源強度目標要弱。他建議考慮在 “十二五”規劃中,同時使用能源強度和碳強度指標。他認為,“十二五”期間單獨使用碳強度作為約束性指標也可以,如果同時設定能源強度指標,能夠保證該指 標的連續性!暗侥壳盀橹梗袊ㄒ豢梢詤⒄盏慕涷灒瑏碜浴晃濉巹!庇鴼夂蚪M織大中國區總裁吳昌華說,“決策者意識到,政策的目標一定要清晰。 ”她建議,兩個指標體系可以在“十二五”乃至“十三五”規劃中并行。

  與“十一五”單位GDP能耗指標推行中遭遇重重阻力不同,吳昌華更傾向于樂觀地認為,經過上一個五年的“啟蒙”,分解指標在地方執行的障礙并不大。有些地方甚至表現得過于積極。

  “30年前的改革開放成就了一批特區,今天的地方政府,把發展低碳經濟看作是又一次爭取特區政策的機會!眳遣A說,“一張名正言順的名片,意味著政策的支持,全球投資的偏好,以及全新的商機!

  如何分解?

  “最理想的分解方式,是對所有省市自治區都做碳排放情景研究,但由于每一個項目本身都很龐大,再加上人力、經費的問題,我們計劃尋找其他的研究成果,判斷一地未來的能源和二氧化碳強度趨勢。”姜克雋表示。

  另一種更現實的分解方式則是根據能源現狀、未來技術潛力等大致指標,為各省估算一個目標分析。

  事實上,在中國政府公布2020年碳強度下降目標之前,已有地方初步設計好了自己的低碳經濟政策框架和減排目標。特別是,各省已經開始研究排放情景,這將有助于未來分解碳強度指標。

  南方周末記者了解到,國家發展改革委已經和世界自然基金會合作,對北京、上海兩地的排放情景做了摸底研究,其研究目標十分明確,即直接針對兩地能否 在經濟健康發展的前提下,實現低碳發展,并探索作為國際化大都市能否在2020年之前使溫室氣體排放甚至更早時間到達峰值,為國內其他省市作出一個示范。

  截至目前,北京的研究基本結束,并提供相關部門審閱。而北京市政府則希望盡快拿到這份“預測未來”的研究結果。上海市的研究報告也已經基本結束進展相對較快,已進入到了統計局核對數據的階段。而最早啟動的粵港,已經著手報告修改,預計今年2月廣東、香港的成果就可以發布。

  寧夏、安徽等省份,則是通過省級應對氣候變化方案的項目資金,為當地初步測算溫室氣體排放的情況。吉林的重點在于探索碳捕獲與封存技術(CCS)發展的可行性。遼寧、山東、海南以及保定等省市,也已介入相關研究。

  僅僅5年之后,曾讓地方政府叫苦不迭的單位GDP能耗指標,會和搶手的“低碳”名片聯系起來,F在,大批城市正涌向激勵政策的門口,爭奪第一批低碳城市的試點權。而獲得低碳資格的前提,是清晰的能源排放家底、可預見的節能減排潛力以及未來產業的發展方向。

  本月,深圳剛剛從住房與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手中,接過第一個國家低碳生態示范市的招牌。而兩年前,珠海就以極強的政治胃口,期待成為第一個低碳城市。這份長長的名單里還有北京、上海、成都、重慶和一些你想象不到的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工信部印發2015年工業節能監察重點工作計劃
發改委:節能減排未達標負責人不得提拔重用
十二五節能減排僅完成三成 發改委醞釀加大補貼
住建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印發2014年工作要點
工業企業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指標及評分標準
萬家企業節能目標責任考核實施方案
關于進一步加強通信業節能減排工作的指導意見
中國碳交易試點提速 七省市試點方案年底前面市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