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中國公布了碳排放強度的具體指標:到二0二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二00五年下降四到四成五。中國官員介紹說,作出這一承諾是中國自主、自愿的行動。
周四晚間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表示,中國政府本著對全人類長遠發展高度負責的態度,制定了降低碳排放強度的目標。實現這些目標需要付出艱苦卓越的努力,但中國的決心堅定不移,將盡最大可能采取相應的政策措施和切實行動,為實現可持續發展、保護全球氣候作出貢獻。
解振華同時希望發達國家采取更多實質性的積極行動,大幅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幫助發展中國家。
他說,到目前為止,發達國家已經公布的減排目標,距離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建議、發展中國家提出的要求,都有很大距離。
此外,發達國家還應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轉讓技術,幫助后者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看到發達國家的實質性的承諾和實際行動。
跟解振華一同出席新聞發布會的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也希望,國際社會應充分重視發展中國家合理、迫切的要求,幫助發展中國家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穩。中方重視與美國、歐洲以及發展中國家在應對氣候問題上進行的合作;中方理解小島國以及一些脆弱國家的特殊困難,也給予堅定支持,盡自己之所能與發展中國家一起應對氣候變化。
這位中國外交官還再次強調了中國的立場: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他說,作為一個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為應對氣候變化采取的行動、確定的目標,符合巴厘路線圖的要求。中國將盡最大努力推動哥本哈根會議取得積極成果。
深入專題了解: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大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