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政策法規  節能產業網 >> 政策法規 >> 時政要聞 >> 正文
中國急需建立碳交易技術標準和市場體系
來源:中國環境報 時間:2009/11/24 19:18:24 用手機瀏覽

  能否以最低成本完成減排?

  利用市場機制調動各方參與和資金,通過碳市場對資本、技術等稀缺資源進行合理分配

  “現在不要問中國有沒有減排,中國減排量可能比很多國家加在一起都要多。問題的實質在于我們減排的成本是不是最低?”芝加哥氣候交易所全球副總裁黃杰夫在論壇上說,從國際上成功的經驗來看,應該通過市場機制保證我們的減排量是以最低的成本實現的,是以對GDP沖擊最小的路徑來促進減排。在這方面,他提出可以借鑒美國通過市場手段有效減排二氧化硫的經驗!霸诳偭靠刂频那疤嵯,把指標分配到每個排放源,完全通過市場進行交易。最終,美國的二氧化硫排放降低了40%!

  楊宏偉對此表示,從美國二氧化硫排放權交易的經驗來看,政府和市場各司其職,相互配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行政手段和市場手段之間不僅不矛盾,恰恰是相互依存的!罢饕撠熤贫ㄒ巹t和監督管理,而排放權價格制定、買賣等具體交易,更多地依靠市場本身去完成!拔覀內绻苿拥吞冀洕陌l展,就需要借鑒這些成功的經驗,探索在國內利用市場機制更好地體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并調動各方參與減排的積極性!

  “中國現在大概有3000多萬農戶裝了沼氣池,大概今后每年還要再增加500萬。可是目前已經有一些地區的農民反映,沼氣池用一年就壞了,維護費用等也沒有落實,以后政府給補貼也不會建了”。黃杰夫在調研中有個深切的感受,中國有很多很好的減排政策,但由于沒有系統考慮,缺乏一定的連續性,導致效果打了折扣。他介紹說,如果在美國,政府不用給農民補貼。但是可以按照一定的標準衡量沼氣池的減碳量,然后用這個指標去市場上交易,換算下來大概一年就可以賣1萬多元錢!安粌H有維修的費用,還有收益,農民的積極性會更好”。如果在中國也有這樣一套技術標準和市場體系,按照公開、公正、透明的價格來交易,好的政策可能更有持續性。

  黃杰夫舉了這么一個例子來說明在推動減排方面,直接補貼、征收碳稅等政府行為和利用市場手段這兩種路徑的關系。對所謂的行政手段,他個人并不完全反對,不過他認為在中國最終適合的減排方式,應該是組合拳,就是行政加市場。

  當然,市場的作用還不僅限于此。它將為一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提供一個資金造血機制,這也是與會專家所一直強調的。梁猛援引一位專家的觀點說,中國要實現從2030年開始逐步減少碳排放,為此每年至少需要投入1萬億元人民幣投資低碳經濟!爸挥烧I單是無以為繼的,且在資金使用效率上無法做到最優。比較好的方式是利用市場機制調動各方的參與和資金,即需要通過碳市場對資本、技術等稀缺資源進行合理分配。”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發改委: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今年將啟動運行
發改委要求重點企業核算排放 統一碳市場打基礎
中國碳交易試點提速 七省市試點方案年底前面市
深圳明年啟動碳排放交易 800家企業將強制減排
關于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通知
我國2012年將全面推進低碳發展和碳交易試點
我國目前碳交易政策形勢以及市場發展分析
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廣州產權交易市場發展意見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