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順也持相同觀點,“是否開征碳稅要從一個更大的背景來考慮!彼f,征收碳稅的話,企業需要付出更多的錢,因此是否開征碳稅,需要對宏觀經濟、產業發展等做更全面的研究。
“另外,如果把碳稅作為一種國家的政策,在某種意義上,會被看作是做出了減排承諾。”劉德順說,目前,從人均GDP來看,我國還屬于發展中國家,盡管在行動上積極地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但是還沒有條件做出政治上的減排承諾,因此,推出碳稅時機也應當考慮到這一點。
建議開征碳稅應對碳關稅
在當前經濟形勢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已經成為共識,除了顯性的貿易保護措施外,不少專家擔心西方國家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對中國施加壓力,而征收碳關稅實際上就是一種隱性的貿易保護措施。
商務部研究院美洲與大洋洲研究部主任劉偉對記者表示,自金融危機以來,貿易摩擦不斷增多,更值得注意的是,現在有很多隱性的貿易保護主義日漸抬頭,比如美國、歐洲等國拿環保、氣候之名實行貿易保護,“碳關稅”就是典型的以環保為名行貿易保護之實。
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主任張建平認為,征收“碳關稅”不僅違背了WTO的自由貿易原則和“最惠國待遇”原則,還違背了《京都議定書》確立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氣候變化領域“共同而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疤缄P稅的提出和實施,是打著綠色旗號的貿易保護主義,將對發展中國家經濟造成極大的打擊!
面對其他國家征收碳關稅的壓力,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指出,“光說‘不’是不夠的,要有實際的措施來加以應對!彼J為,如果我們國家征收了碳稅,美國再征碳關稅就變成了雙重征稅,F在WTO已經認定,碳關稅是合法的,符合WTO原則的;而雙重征稅是違反WTO協議的。我國如果開征碳稅,可以降低美國征收碳關稅議案通過的可能性。
樊綱稱,中國如果征收碳稅則要針對全部產品,這樣將使得產品增加碳成本,并導致國內產品價格的提高,“可能會讓經濟蒙受一定的損失,但這有助于中國的結構調整,從長遠來看,是有利于經濟增長的!狈V表示,從整體上來看,經濟增長和就業增長也不一定會有很大損失。同時,我國還可以在征收碳稅的同時,降低企業所得稅和企業支付勞保的費率,這樣企業的綜合成本并沒有提高。
汪德華也建議,相關部門可以把碳稅收入用于補貼企業節能研究,以降低企業因為碳稅而增加的成本。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