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閉幕的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強調,要更加注重加強節能環保。這是我們黨把握國際形勢繼續發生深刻變化的大趨勢,依據我國處在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等戰略大局所做出的重大決策。
全國環保系統要把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深入貫徹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作為今后一個時期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要把廣大黨員干部和全系統的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央精神上來,把行動統一到中央提出的要更加注重加強節能環保、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上來,精心謀劃,開拓奮進,積極探索環保新道路,努力解決突出的環境問題,推動人與自然、環境與經濟、人與社會和諧發展。
更加注重加強節能環保,是推進科學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的內在要求在環境保護部傳達學習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的黨組擴大會議上,周生賢部長指出,"學習貫徹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最重要最根本的一項要求,就是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更加注重加強節能環保,是建設生態文明的內在要求和重要途徑。
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思想,是我們黨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立足經濟發展過程中資源環境代價過大的嚴峻現實而確立的。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思想不僅從縱向上繼承了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從橫向上科學吸收了全世界關于發展的先進理念和成功經驗,而且準確把握了我國的現實國情,進一步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規律和環保工作規律的認識,為主動有效地解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國人與自然的突出矛盾指明了方向,為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目標指向和根本保證。
正如黨的十七大報告所指出,建設生態文明,就是要"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比重顯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文明重在建設,節能環保既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題中應有之義,更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
更加注重加強節能環保,是國家宏觀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結構調整、發展綠色經濟的強勁動力。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但是,與此同時,由于發展方式粗放,我們為經濟快速發展付出了過大的資源環境代價,資源環境成為制約經濟發展和中華民族崛起的重要因素。無論從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考慮,還是從應對國際產業競爭著想,高耗能、重污染、低效益的經濟增長方式再也不能持續下去了,必須大力推進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益的綠色發展。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