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三磷整治迎利好:銷售自產磷石膏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可退稅 |
來源:澎湃新聞 時間:2019/11/1 8:40:38 用手機瀏覽 |
長江“三磷”整治迎利好政策。
財政部、稅務總局近期發布的《關于資源綜合利用增值稅政策的公告》(2019年第90號)稱,自2019年9月1日起,納稅人銷售自產磷石膏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可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退稅比例為70%。而公告所稱磷石膏資源綜合利用產品,涵蓋了目前磷石膏綜合利用的所有產品,包括墻板、建筑石膏等。
“優惠目錄已把目前磷石膏綜合利用的相關產品都列入其中,實屬不易。”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葉學東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采訪時說。
在葉學東看來,此次財政部出臺的優惠政策,無疑是為行業排憂解難,在相關行業中反響很大。
針對磷石膏綜合利用問題,葉學東認為,除了財政部門的優惠政策以外,工信、發改等部門還需要針對性解決企業在實際中遇到的具體問題。比如,磷石膏制硫酸副產水泥是目前磷石膏綜合利用的大宗化利用方式,但由于水泥屬于2013年《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國發〔2013〕41號)》中規定的過剩產能,各地方、各部門不得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核準、備案,這就導致國內已建的四條生產線生產出來的水泥沒有生產許可證,進不了市場,影響該技術路線的應用。
“國家層面若能在產業政策上予以支持,無疑將為磷石膏大宗化利用開啟綠燈!比~學東說。
今年6月份,澎湃新聞曾以《長江磷化工整治遭磷石膏消減困局:“以用定產”需多部門支持》為題報道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中面臨的磷石膏綜合利用難題。
磷石膏是用硫酸分解磷礦萃取磷酸過程中的副產物,磷酸又是生產高濃度磷復肥、飼料磷酸氫鈣的主要原料,制取1噸磷酸約產生5噸磷石膏。磷石膏產生量大又相對集中,來自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磷石膏的產生與磷肥特別是高濃度磷復肥的產量呈正相關關系。近年來,湖北、云南、貴州、安徽和四川五省的高濃度磷復肥產量一直位列全國前五位,相應的,磷石膏也大都集中產生在這五個省份。2018年,湖北、云南、貴州的磷石膏產生量均超過了千萬噸。但我國整體上磷石膏綜合利用率僅有39.7%,不足四成。
包括磷石膏庫在內的磷礦、磷肥和含磷農藥制造等磷化工企業(簡稱“三磷”)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上游,是導致長江中上游局部區域總磷超標的重要原因,也是這些區域水質改善的關鍵。生態環境部相關專家表示,許多磷石膏庫沿江、沿河分布,有的磷石膏庫滲濾液回水池和長江僅一壩之隔、近在咫尺。漢江在流經荊門鐘祥后總磷是超標的,烏江上一座磷石膏庫滲漏多年,雖然地處深山、遠離江岸,但依然通過暗河、裂隙污染十余公里外的烏江,直接導致下游斷面總磷超標。
為落實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的整體要求,解決長江經濟帶部分河段水體總磷嚴重超標問題,消除部分涉磷企業造成的突出水環境隱患,今年年初,生態環境部印發《長江“三磷”專項排查整治行動實施方案》,組織長江經濟帶7。ㄊ校╅_展為期兩年的“三磷”專項排查整治工作,磷石膏的綜合利用是其中棘手的難題。
“磷石膏消納不僅關乎磷肥保障,也影響主產區長江中上游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信部原材料司相關負責人說。
該負責人向澎湃新聞表示,我國磷石膏產生量大,主要分布在湖北、云南、貴州、安徽和四川5省,目前綜合利用率仍然較低,主要途徑為水泥緩凝劑、石膏類建材、礦井下充填、制硫酸副產水泥、土壤調理劑等。而在長江“三磷”專項排查整治行動的大背景下,當前,磷石膏綜合利用現狀與形勢要求存在差距,產業耦合發展,多措并舉高效消納磷石膏還亟待推進。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