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產業是指在國民經濟結構中,以新能源、節約能源降低消耗、減少損失和污染物排放,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為目的而進行的技術產品研發、生產、經營、資源利用、信息服務、工程承包等相關活動的總稱,泛指以節能技術和產品為對象的研究開發、生產制造、銷售和相關配套服務等行業的總和,主要包括節能技術和產品研發產業、節能產品和設備制造產業、節能服務產業等。為貫徹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適應我國節能減排形勢的發展需要,促進我市從低端、分散的節能產品和節能服務向有核心技術、附加值高、節能效益好的節能產品制造業基地轉變,逐步建立起新興的節能產業制造基地和產業服務中心。根據市委十屆六次全會和《關于建設一批世界級、國家級特色產業基地的方案》,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提供高性價比節能產品和技術為目的,以“建設國家級節能產業基地”的戰略目標,圍繞新能源、工業節能、家用節能和再生能源的利用等產品技術為發展重點,著力在節電、余熱余壓利用、提高燃燒效率、利用太陽能和風能的設備和材料及節能產業鏈等產業領域發展,通過政府政策引導和扶持、引進消化和市場化運作相結合,集聚產業資源優勢及政策優勢,外引內聯,綜合應用先進技術,逐步推進節能產業品牌建設、核心技術的自主創新以及終端服務,使我市節能產業逐步形成支柱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成為有佛山特色的節能產業的主要生產基地、研究基地和推廣中心。
二、發展目標
到2010年,節能產業工業總產值達到全市工業總產值的8%。節能產業規模名列全國前茅,其中高效節能新光源、家用空調、冰箱、微波爐、電子技術、余熱利用設備、水泵、高效燃燒器、節能陶瓷窯爐設備等產品居于全國領先水平;逆變器、變頻調速裝置,非晶式變壓器、濾波裝置、熱泵和節能型中央空調在國內市場份額不斷擴大;風能、太陽能光伏電池技術材料研究及產品嫁接應用有新的突破。對生產高效節能新光源、水泵、節能陶瓷窯爐等產品設備年產值1億元的企業和生產節能家用空調、冰箱、微波爐產品年產值2億元以上的企業,分別爭取各設立2-3家以上的省級或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有制定節能產品的國家標準和有關的技術規范的參與權甚至主導權。初步建立市級智能節能系統、利用太陽能、風能、低NOX燃燒器技術材料和產品研究基地以及技術推廣中心。
到2015年,節能產業工業總產值達到全市工業總產值的16%。每個行業節能產品中應有3-5個全國名牌,逐步形成名牌效應;智能節能系統的研究、太陽能熱(冷)、風能、光伏電產品的技術、材料初具規模,在工業、家用產品的應用向高端發展。建立以“六大工業節能產品(余熱回收利用、節能陶瓷窯爐、節電生產設備、智能節能系統和利用風能、太陽能的設備)和兩大民用節能產品(節能家電和節能照明)”為主要支撐的節能產業體系。禪城區成為高效節能新光源、智能節能系統、低NOX燃燒器、水泵技術研發和節能技術推廣應用服務的產業中心;南海區成為余熱余壓、利用風能、太陽能的設備技術材料研發生產的產業中心,建成國內重要的半導體照明產業基地;順德區成為家電技術研發生產、中央空調、節能陶瓷窯爐設備研發制造的產業中心,以順德國家光伏系統工程研究中心產業化基地為基礎,推進太陽能產業基地建設;高明區成為高效節能燈配套和生產的產業中心;三水區成為節電生產設備技術、材料生產、太陽能薄膜電池和利用太陽能的產業研究、開發利用中心。
[1] [2] [3] [4]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