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我們建議:一、加強領導,統一規劃。加強節能減排全民科技行動的組織領導,各級政府設立專門常設機構,制定節能減排計劃、年度目標、攻關范圍、考核辦法,面向社會發布節能減排科技攻關課題,組織技術推廣和交流、技術評審等;面向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推廣和應用清潔生產、高效能源利用、污染控制等適用技術。將節能減排全民科技行動作為重要工作納入工作計劃和考核目標。同時建立對各級領導的長效問責制。
二、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形成監督機制,提供政策支持。通過人大立法、政府制定規章,建立健全節能減排的法律法規體系,形成監督、獎懲機制。同時,開展節能減排技術政策、措施和推進機制的研究,優化節能減排技術創新與轉化的政策環境(如調整清潔能源上網電價、給予資源依賴型地區特殊政策等),支持先進適用技術的開發與推廣應用。
三、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多途徑開拓項目資金渠道。將節能減排先進適用技術研究納入政府各類科研計劃并給予重點支持;建立節能減排政府專項基金和節能減排企業技改貼息資金;既發揮企業作為技術創新主體的作用,又多渠道、多層次籌集社會資金,增加投入;積極利用金融及資本市場,將科技風險投資引入節能減排領域。對于社會效益明顯、易于推廣的重大節能減排技術專利,可由政府買斷并迅速免費推廣。
四、建立產學研結合技術創新體系,搭建科技創新平臺。加快建立由政府主導、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節能減排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體系,搭建技術共同開發、成果共同享用的節能減排科技創新平臺,建設一批國家工程實驗室、技術創新研發基地。組織節能減排科技開發專項,實施一批節能減排重點項目(如清潔煤多聯產技術、秸稈氣化爐技術等),攻克一批節能減排關鍵和共性技術,為節能減排提供技術支撐。積極建設技術推廣網絡平臺,提供節能減排技術成果信息化服務。
五、建立國家級節能減排項目示范區。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地區為示范區,建立若干示范、推廣項目。對示范區要給予靈活的政策,提供一定的財政支持,鼓勵它們利用先進適用技術推動節能減排,總結和推廣它們成功的經驗,達到宣傳和示范效果。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