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政策法規  節能產業網 >> 政策法規 >> 國家政策 >> 正文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爐
來源:中國證券報 時間:2019/2/18 22:59:22 用手機瀏覽

2月18日晚間,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肇慶市(以下稱珠三角九市),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2017年末總人口約7000萬人,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規劃近期至2022年,遠期展望到2035年。

創新成未來發展支撐

《規劃綱要》提出,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定位是: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區、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

《規劃綱要》也提出了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目標:到2022年,粵港澳大灣區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粵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廣泛,區域內生發展動力進一步提升,發展活力充沛、創新能力突出、產業結構優化、要素流動順暢、生態環境優美的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

《規劃綱要》展望,到2035年,大灣區形成以創新為主要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大幅躍升,國際競爭力、影響力進一步增強;大灣區內市場高水平互聯互通基本實現,各類資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動;區域發展協調性顯著增強,對周邊地區的引領帶動能力進一步提升;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中華文化影響更加廣泛深入,多元文化進一步交流融合;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顯著提高,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宜居宜業宜游的國際一流灣區全面建成。

為金融市場送利好

《規劃綱要》也為金融市場帶來諸多利好,主要有:
研究進一步取消或放寬對港澳投資者的資質要求、持股比例、行業準入等限制,在廣東為港澳投資者和相關從業人員提供一站式服務,更好落實CEPA框架下對港澳開放措施。

支持深圳依規發展以深圳證券交易所為核心的資本市場,加快推進金融開放創新。支持內地與香港、澳門保險機構開展跨境人民幣再保險業務。不斷完善“滬港通”、“深港通”和“債券通”。支持符合條件的港澳銀行、保險機構在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設立經營機構。

支持香港機構投資者按規定在大灣區募集人民幣資金投資香港資本市場,參與投資境內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基金。支持香港開發更多離岸人民幣、大宗商品及其他風險管理工具。

逐步擴大大灣區內人民幣跨境使用規模和范圍。大灣區內的銀行機構可按照相關規定開展跨境人民幣拆借、人民幣即遠期外匯交易業務以及與人民幣相關衍生品業務、理財產品交叉代理銷售業務。大灣區內的企業可按規定跨境發行人民幣債券。擴大香港與內地居民和機構進行跨境投資的空間,穩步擴大兩地居民投資對方金融產品的渠道。在依法合規前提下,有序推動大灣區內基金、保險等金融產品跨境交易。

強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著力發展航運金融、科技金融、飛機船舶租賃等特色金融。支持與港澳金融機構合作,按規定共同發展離岸金融業務,探索建設國際航運保險等創新型保險要素交易平臺。研究探索在廣東自貿試驗區內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服務大灣區建設發展。探索建立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相適應的賬戶管理體系,在跨境資金管理、人民幣跨境使用、資本項目可兌換等方面先行先試,促進跨境貿易、投融資結算便利化。

支持香港打造大灣區綠色金融中心,建設國際認可的綠色債券認證機構。支持廣州建設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研究設立以碳排放為首個品種的創新型期貨交易所。

支持深圳建設保險創新發展試驗區,推進深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和深澳特色金融合作,開展科技金融試點,加強金融科技載體建設。支持珠海等市發揮各自優勢,發展特色金融服務業。

充分發揮香港、澳門、深圳、廣州等資本市場和金融服務功能,合作構建多元化、國際化、跨區域的科技創新投融資體系。大力拓展直接融資渠道,依托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建設科技創新金融支持平臺。支持香港私募基金參與大灣區創新型科技企業融資,允許符合條件的創新型科技企業進入香港上市集資平臺,將香港發展成為大灣區高新技術產業融資中心。

交通基建率先受益

交通基建通常是區域建設中最先受益的板塊,粵港澳大灣區也不例外!兑巹澗V要》指出,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暢通對外聯系通道,提升內部聯通水平,推動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銜接順暢、運作高效的基礎設施網絡,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珠三角地區的內地與港澳交通鏈接還有待提高,深圳目前有九大關口直通香港,廣州僅有廣九直通車和廣深港高鐵直通香港,而珠海到澳門僅有灣仔、橫琴和拱北口岸。相對于其它對標灣區交通自由流動,內地與港澳的交通流動性仍有不足。

東莞證券分析師黃秀瑜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隨著大灣區的建設,會給基建類公司帶來機會,其中主要受益的應是廣東省內相關公司!把肫笥捎隗w量過大,大灣區的業務對其影響較小,而本省企業在此布局較多,擁有明顯的優勢。”

航運物流迎來機遇

作為灣區經濟帶,航運建設發展自然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題中之義;浉郯拇鬄硡^擁有天然良港,航運優勢明顯,但區域內港口也面臨諸多同質化問題。

廣證恒生分析師蘇培海表示,大灣區港口之間的協調統一程度不夠,存在明顯的競爭關系,交通配套設施仍待完善。

針對航運物流層面短板,廣州已經采取行動。嘉誠國際在接受中國證券報(ID:xhszzb)記者采訪時曾表示,為了提高貨物運輸效率,廣州提出建設“超級中國干線”項目,“超級中國干線”項目可以讓物流企業在南沙的物流中心成為沒有跑道的空港。

航運發展同樣帶來施工需求;浰娍偨洕鷰燅T寶珍介紹,所有灣區都是港口經濟加產業經濟的驅動模式,要發揮香港的航運國際中心龍頭的作用,就需要把現有航道改大改深!耙怨緟⑴c的廣東省北江航道升級擴張項目為例,就是在現有水利樞紐基礎上,旁邊另建一個船閘,把航運標準從500噸提升到1000噸!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LED照明補貼名單出爐 首批10家上市公司入圍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