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政策法規  節能產業網 >> 政策法規 >> 地方法規 >> 正文
江蘇:對環境問題舉報人要獎勵,更要保護
來源:生態環境部 時間:2019/1/20 13:44:49 用手機瀏覽

日前,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出臺《江蘇省保護和獎勵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人的若干規定(試行)》,明確提出對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人要獎勵,更要保護!

希冀更多的公眾釋放環保呼聲,共同參與、匯聚洪流,共同繪就生態環境保護的同心圓!

全文如下:

江蘇省保護和獎勵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人的若干規定(試行)

第一條 為維護舉報人合法權益,鼓勵公眾積極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監督管理,嚴肅查處生態環境違法行為,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江蘇省環境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任何個人和單位依法向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舉報環境違法行為的,其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接受舉報的部門應當對舉報人的姓名、單位名稱等相關信息予以保密,維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

第三條 舉報人可采用信函、電話、網絡等方式實名或匿名舉報。舉報內容包括被舉報人姓名(名稱)、地址、違法行為的發生時間、具體位置和內容。

鼓勵個人和單位依法實名舉報環境違法行為。使用真實姓名或者單位名稱舉報,有具體聯系方式并認可舉報行為的,屬于實名舉報。

第四條 對舉報人的保護、獎勵實行屬地管理和首問負責相結合的原則,由省、設區市、縣(市、區)生態環境主管部門依照管理權限組織實施。

第五條 舉報線索經查證屬實,應當對積極提供舉報線索、協助偵破案件有功的實名舉報人,按照本規定給予一定的精神及物質獎勵。

獎勵方式分為榮譽獎勵和獎金獎勵。榮譽獎勵和獎金獎勵可以單獨發放,也可以同時發放。榮譽獎勵包括頒發獎旗、獎狀、獎章、證書等。對舉報有功單位的獎勵,一般采取榮譽獎勵方式。

舉報獎勵對象原則上為實名舉報,對匿名舉報并查處的案件,在結案后能夠確定具體舉報人的,應當給予獎勵,但其明確拒絕接受的除外。

第六條 舉報環境違法行為,經省、設區市、縣(市、區)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調查屬實,并作出行政處罰或移送公安機關決定的,給予舉報人獎勵。

第七條 依據舉報人舉報環境違法行為發現難易程度和違法行為對環境危害程度、社會影響范圍等給予舉報人獎勵。

舉報一般環境違法行為,可以給予300—3000元獎勵。

舉報危害較大的環境違法行為,可以給予3000—5000元獎勵。

舉報重大環境違法行為、提供重要證據或者對案件辦理有重要貢獻,最高可給予10000元獎勵。

第八條 對同一案件的同一舉報人原則上只獎勵一次。同一舉報人在不同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舉報同一案件的,由作出行政處罰或移送公安機關決定的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獎勵。

兩人以上(含兩人)聯名舉報同一案件的,按同一舉報獎勵,獎金由舉報人協商分配。兩人以上(含兩人)分別舉報同一案件的,原則上獎勵最先舉報或者對偵破案件起主要作用的舉報人,其他舉報人提供的舉報內容對案件查處起到直接作用的,可酌情給予獎勵。對各舉報有功人員的獎勵金額總和不得超過本規定第七條規定的案件獎勵金額的上限。

第九條 作出行政處罰或移送公安機關決定的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按照信息公開要求,將被舉報環境違法行為的查處情況向社會公示。對于實名舉報的,要向舉報人反饋。

舉報人提供了具體聯系信息的,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通知舉報人領取獎勵。舉報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前款公示的信息之日起六個月內由本人或委托他人憑有效身份證明到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申請領取獎金。逾期不領獎者視為自動放棄。

匿名舉報的舉報人可編寫一組六位數的密碼并告知受理部門,以便領取獎金時核對。

符合獎勵條件的舉報人在獲得獎勵之前死亡、被宣告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將獎金發放給其繼承人或者監護人。

第十條 生態環境主管部門適時向社會公布舉報獎勵工作的情況。涉及披露舉報人信息的,應當征得舉報人同意。

第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獎勵:
(一)舉報事實不清,或舉報內容難以確定的;
(二)舉報前環境違法行為已被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掌握,正在處理中的;
(三)舉報的環境違法行為在限期整改期間內的;
(四)舉報前新聞媒體已經曝光的;
(五)舉報的環境違法行為經調查不屬實的;
(六)不在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職責范圍內的;
(七)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獎勵情形。

第十二條 舉報獎勵的審核、發放流程由省、設區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自行制定發布。

獎勵經費延續以往做法繼續由同級財政部門納入部門預算統籌考慮。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接受財政部門對經費使用情況的檢查。

第十三條 舉報人應真實、客觀地反映有關事實,不得利用舉報誣告、誹謗他人或從事其他違法犯罪活動。

利用舉報公開造謠,公開傳謠或制造事端、惡意舉報擾亂社會公共秩序構成違法犯罪的,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提請有關部門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第十四條 違反本規定要求,侵害舉報人合法權益、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紀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舉報人及其近親屬人身、財產安全受到威脅的,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商請公安機關在職責范圍內予以協助。

第十五條 設區市、縣(市、區)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可以根據本規定,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實施細則。

第十六條 本規定適用于全省行政區域內環境違法行為的舉報。

第十七條 本規定自2019年1月1日起試行。原江蘇省環境保護廳2008年6月24日發布的《關于印發江蘇省舉報環境違法行為獎勵辦法的通知》(蘇環信〔2008〕35號)同時廢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第二產鋼大省江蘇鋼鐵行業轉型升級:明年鋼企減至20家
江蘇化工整治方案出臺,2020年底前不達標企業將關閉退
江蘇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出臺制度保障 落實“應賠盡賠”
《江蘇省節約能源條例》通過 2月1日正式實施
江 蘇 省 節 能 監 測 辦 法
江蘇省全面推進節能首定細則
江蘇省清潔生產“十一五”行動綱要
江蘇省節約能源條例(第二次修正)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