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世界先進的節能政策及經濟 |
來源:國家發改委網站 時間:2008/11/15 16:01:07 用手機瀏覽 |
排專門的節能資金(2007年“節能對策”預算資金規模為1100億日元),由經產省實施支援企業節能和促進節能的技術研發等活動,該預算納入“能源供需結科目”,主要來源于國家征收的石油煤炭稅。 五、實施建筑節能 從1973年到2005年,日本產業領域的節能成效明顯,用能總量基本不變,但業務領域(商業建筑)的用能情況卻翻了一番(注3),引起了日本政府的注意。節能法中“涉及建筑物的措施”規定:建筑物面積30000m2以上的為第1種能源管理指定事業者,15000m2-30000m2的為第2種能源管理指定事業者,與指定工廠的管理方式相同,第1種和第2種能源管理指定事業者均需要選任能源管理者(員),需要提交中長期計劃書(只限第1種能源管理指定事業者)和定期報告書。1980年,日本發布了“建筑物的節能標準”告示,目前的節能標準包括防止外墻和窗造成熱損耗、有效利用與空調設備有關的能源、有效利用與機械通風設備有關的能源、有效利用與照明設備有關的能源、有效利用與熱水設備有關的能源以及有效利用與升降機有關的能源等六個項目。根據節能判斷標準,2004年日本新建建筑達標率為74%(其中新建住宅達標率為32%)。除了節能判斷標準,日本建筑界推出了一套環境性能評價標準,稱為建筑物綜合環境性能評價系統(CASBEE),以建筑物的室內環境、服務性能和地基內環境為分子,建筑物所耗的能源、資源、材料以及地基外環境為分母,其值越大,建筑綜合環境性能越好。該系統采用生命周期評價法(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即從建筑的設計、材料的制造、建設、使用、改建到報廢的整個過程的環境負荷進行評價,分為CASBEE-計劃,CASBEE-新建,CASBEE-既存和CASBEE-改建。根據CASBEE標準,日本許多地方政府頒布了建筑物綜合環境評價制度,并推行CASBEE評價認證和評審員登記制度! 六、推廣節能服務 日本大力扶持能源服務產業,利用專業的能源服務公司(Energy Service Company, ESCO)為業主提供包括節能診斷、解決方案、維護設備及運營管理等全套服務,能源服務公司通過與業主簽訂合同、收取服務費和分享節能效益獲得收益。ESCO事業有兩種合同方式:一是節能量保證型合同,由業主負責籌集節能初期資金,節能設備的所有權歸業主,適用于業主有較強的融資投資能力;二是節能效益分享合同,由ESCO公司負責籌集節能投資,節能設備所有權歸ESCO公司,業主不需要進行初期投資,不承擔投資風險。ESCO事業70年代興起于北美,日本于90年代引進,2003年市場規模達到557億日元,目前主要以辦公樓、學校、醫院等設施綜合改造項目為主。據日本節能中心的研究,日本潛在市場規模約有24700億日元! 七、動員全民節能 日本政府非常重視節能宣傳教育工作。除建立節能日(每月第一天)、節能月(每年2月)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節能技術普及和推廣,舉辦形式多樣的宣傳和教育活動外,還規定每年8月1日和12月1日為節能檢查日,檢查評估節能活動以及生活習慣。民間的節能活動已經由點到面,從單一的家庭節能擴大到區域節能。在政府的支持下,一些地方成立了“節能活動推進協議會”,這個組織由地方政府官員、節能專家、居民代表和企業人士組成,任務是研究制定一個地區的節能目標和實施計劃,使區域節能效率超過個別單位和家庭的效率。“協議會”經常開辦節能講座,開展節能活動,如建立“無車日”,共同熄滅建筑物上的燈飾,推廣使用風能,太陽能等自然清潔電力等!皡f議會”還派出“節能指導員”,進入家庭進行節能指導。這些具有專業知識的“指導員”可以很快發現家庭生活中的能源浪費,進而提出節能建議。這種活動不僅為家庭節約了能源,而且為居民節省了不少電費,因而深受歡迎。此外,日本政府部門帶頭節能。2006年6月,日本政府宣布開展“節能裝”活動,內閣成員帶頭穿“節能裝”,各位大臣都穿著簡便行裝,不打領帶,并要求政府公務員脫去呆板的西裝和領帶,穿短袖襯衣上班,同時,將辦公大樓的空調溫度設定在28℃。日本政府為鼓勵和激發企業不斷創新,每年2月份召開表彰大會,獎勵能源生產單位、能源使用單位、節能產品生產、節能產品銷售商優秀代表,每年的節能獎項設:經濟產業大臣獎3個、資源能源廳長官獎5個、經產局地方局長獎15個、節能中心會長獎33個!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