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政策法規  節能產業網 >> 政策法規 >> 政策解讀 >> 正文
《節約能源法》第四章節能技術進步釋義
來源:中國政府網 時間:2008/8/7 3:04:44 用手機瀏覽

  第四章    節能技術進步

  第五十六條  國務院管理節能工作的部門會同國務院科技主管部門發布節能技術政策大綱,指導節能技術研究、開發和推廣應用。

  第五十七條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把節能技術研究開發作為政府科技投入的重點領域,支持科研單位和企業開展節能技術應用研究,制定節能標準,開發節能共性和關鍵技術,促進節能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

  政府科技投入是指政府為扶持和推動科技進步而作出的財政支出,包括對各項科技活動的資金支持、對培養科技人才的資金支持、對培養科技人才的資金支持、對開展各項科技活動所需設備的資金支持等政府的科技投入應當更多地用于節能技術的研究開發,以更有利于節能技術的進步。

  政府科技投入對節能技術的進步,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科研單位和企業對節能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應用,也是促進節能技術進步、實現節約能源目標的重要力量?h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通過各種方式,支持科研單位和企業對節能技術如何應用到實際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進行研究;支持科研單位和企業制定有關節能的各種標準;支持科研單位和企業開發不同行業、不同企業或者不同設備等的節能共性技術;支持科研單位和企業開發對節能至關重要的關鍵技術;促進新節能技術的創造性研究和開發;促進節能技術的應用與推廣等。

  第五十八條  國務院管理節能工作的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并公布節能技術、節能產品的推廣目錄,引導用能單位和個人使用先進的節能技術、節能產品。國務院管理節能工作的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組織實施重大節能科研項目、節能示范項目、重點節能工程。

  第五十九條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因地制宜、多能互補、綜合利用、講求效益的原則,加強農業和農村節能工作,增加對農業和農村節能技術、節能產品推廣應用的資金投入。農業、科技等有關主管部門應當支持、推廣在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儲運等方面應用節能技術和節能產品,鼓勵更新和淘汰高耗能的農業機械和漁業船舶。 國家鼓勵、支持在農村大力發展沼氣,推廣生物質能、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按照科學規劃、有序開發的原則發展小型水力發電,推廣節能型的農村住宅和爐灶等,鼓勵利用非耕地種植能源植物,大力發展薪炭林等能源林。

  根據本條規定,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推進農業和農村節能技術進步工作的原則是因地制宜、多能互補、綜合利用、講求效益,即應當根據不同地區的具體情況采取當地適宜的辦法;不應局限于某一單一能源,而應當利用薪柴、秸稈、沼氣、太陽能、柴油等多種能源,使各種能源之間互相補充;應當對各種能源進行全面、充分、合理的應用;應當重視并追求效益?h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推進農業和農村節能技術進步,加強農業和農村的節能工作,就應當增加有關的資金投入,用更多的財政資金來推廣應用于農業和農村的節能技術、節能產品。

  目前,我國農村生產領域的用能主要是農業機械和漁業船舶。為推進農村生產領域的節能技術進步,本條規定了農業、科技等有關部門推廣農村生產領域節能的方法,即支持、推廣在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儲運等方面應用節能技術和節能產品,鼓勵更新和淘汰高耗能的農業機械和漁業船舶。

  考慮到我國農村能源商品化率不高,本條對國家在農村發展各種能源和節能技術作了規定,即國家鼓勵、支持在農村大力發展沼氣,推廣生物質能、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按照科學規劃、有序開發的原則發展小型水力發電,推廣節能型的農村住宅和爐灶等,鼓勵利用非耕地種植能源植物,大力發展薪炭林等能源林。根據可再生能源法的規定,可再生能源是指風能、太陽能、水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生物質能是指利用自然界的植物、糞便以及城鄉有機廢物轉化成的能源;能源植物,是指用以提供能源原料的草本和木本植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節約能源法》第六章法律責任釋義
《節約能源法》第五章激勵措施釋義
《節約能源法》第三章合理使用與節約能源釋義
《節約能源法》第二章節能管理釋義
《節約能源法》第一章總則釋義
國家節能減排法律政策知識問答五十五問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