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政策法規  節能產業網 >> 政策法規 >> 國家政策 >> 正文
火電廠煙氣脫硫關鍵技術與設備國產化規劃要點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07/4/24 11:52:20 用手機瀏覽

  一、全國火電廠二氧化硫排放和控制狀況

  (一)全國火電廠二氧化硫排放狀況

  我國是燃煤大國,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75%。隨著煤炭消費的不斷增長,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也不斷增加,連續多年超過2000萬噸,已居世界首位,致使我國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日趨嚴重。目前我國酸雨已從八十年代西南少數地區發展到長江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和四川盆地的大部分地區,降水pH值小于5.6的面積(國際評價酸雨的標準)已經占國土面積的30%。華中地區的酸雨污染程度已經超過八十年代污染最重的西南地區,酸性降水頻率超過90%。我國很多城市空氣二氧化硫污染十分嚴重,目前已有62%的城市環境空氣二氧化硫平均濃度超過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級標準、日平均濃度超過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三[注]級標準。根據1998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我國的大氣環境污染仍然以煤煙型為主,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煙塵。酸雨問題依然嚴重。1998年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為2090萬噸,其中工業來源的排放量為1593萬噸,占76.2%;生活來源的排放量497萬噸。在工業排放的二氧化硫中,縣及縣以上工業企業排放1172萬噸,占73.6%;鄉鎮企業排放421萬噸!

  1998年全國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7700萬千瓦,比上年增長9.07%,發電量達到11577億千瓦時,比997年增長2.07%。其中火電裝機容量為20988萬千瓦,占75.7%,火電發電量為9388億千瓦時,占81%。據初步推算,1998年全國火電廠排放的二氧化硫約為780萬噸,占全國二氧化硫排放量的37.3%。其中,國家電力公司所屬6000千瓦及以上火電廠燃原煤量約2.8億噸,平均含硫量為1.03%,二氧化硫排放量約500萬噸,占全國二氧化硫排放量的23.9%。

 。ǘ┤珖痣姀S煙氣脫硫狀況

  我國火電廠煙氣脫硫技術最早始于六十年代初。當時為了防止鍋爐尾部受熱面的低溫腐蝕,采用在過熱器前噴入白云石粉的措施,以減少煙氣中二氧化硫濃度,降低煙氣酸露點,保護低溫空氣預熱器在正常工作溫度下不受或減輕腐蝕。

  進入七十年代后,先后開展了10多項不同規模、不同工藝的試驗研究,取得了一些階段性研究成果,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主要的試驗有:湖北松木坪電廠活性炭脫硫工業性試驗;四川白馬電廠旋轉噴霧脫硫工業性試驗;四川豆壩電廠磷銨復合肥料脫硫工業性試驗;爐內噴鈣脫硫中間試驗等。但由于技術、經濟等多方面的原因,一直未能在大型工業裝置上得到應用。

  近幾年,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逐步增加和環境標準漸趨嚴格,我國火電廠治理二氧化硫污染的力度不斷加大,先后建成了一批煙氣脫硫試驗項目和示范項目。下表為我國火電廠煙氣脫硫示范項目的基本情況。

  此外,重慶電廠2×20萬千瓦機組、北京第一熱電廠2×410T/H鍋爐、杭州半山電廠2×12.5萬千瓦機組的石灰石(石灰)-石膏濕法煙氣脫硫等工程正在建設中。

 。ㄈ┗痣姀S煙氣脫硫的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主要途徑

  目前火電廠減排二氧化硫的主要途徑有:煤炭洗選、潔凈煤燃燒技術、燃用低硫煤和煙氣脫硫。煤炭洗選目前僅能除去煤炭中的部分無機硫,對于煤炭中的有機硫尚無經濟可行的去除技術。我國高硫煤產區中,煤中有機硫成分都較高,很難用煤炭洗選的方法達到有效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目的。

  潔凈煤燃燒技術在國際上是近10年開發的新技術,目前工業發達國家成熟的已經商業化運行的有:循環流化床鍋爐(CFBC)、加壓循環流化床鍋爐(PFBC)、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IGCC),但單機容量都不大,國內目前尚處于引進技術和示范試驗階段。后兩種潔凈煤燃燒技術投資大,技術要求要,難以在短時間內在國內大面積推廣使用。循環流化床鍋爐(CFBC)具有可燃用劣質煤、調峰能力強、可摻燒石灰石脫硫、控制爐溫減少氮氧化物排放等特點,盡管建設費用較高,但其技術已趨于成熟,具備條件的5~30萬千瓦機組可因地制宜有計劃地選用。上述潔凈煤發電技術由于其煤炭燃燒方式與常規鍋爐燃燒方式差別很大,因此,在不更換鍋爐的情況下,潔凈煤發電技術難以用于解決現役電廠的環保問題,在可預見的將來,潔凈煤技術在電力結構中所占比例仍較低。因此,控制火電廠二氧化硫的排放,在未來較長的時間內,其主流和根本有效的手段仍將是煙氣脫硫。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發改委將加快火電項目審批以緩解各地電荒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