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政策法規  節能產業網 >> 政策法規 >> 國家政策 >> 正文
我國新能源汽車補貼2020年完全取消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17/2/7 15:00:58 用手機瀏覽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工信部、財政部、科技部、發改委四部委近日發布“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根據新政,新能源汽車補貼額度比2016年降低20%,地方財政補貼不得超過中央單車補貼額的50%。

從個人購純電動車最高補貼12萬元,到2016年最高補貼11萬元,再到2017年最高補貼6.6萬元,直至2020年補貼完全取消,補貼本來是吸引大家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優惠條件,現在它的規模卻在不斷減少,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會不會出現大幅萎縮?

新能源汽車的動力多來自電池,相比燒汽油的汽車對環境保護有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電池及充電設施發展遲緩,再加上觀念習慣等問題,大家的購車首選依然不是新能源汽車。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國家近幾年在新能源汽車上補貼非?捎^,可是現在,新能源汽車補貼的額度卻出現驟減。

按照新政,以北京市為例,去年,續駛里程250公里以上的電動車,國家補5.5萬元,北京市再補5.5萬元。今年,同樣的車,“國補”降到了4.4萬元,“地補”只有2.2萬元,買車就得多掏4.4萬元。對此,北京的市民也是看法不一。

有市民說:“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減少,相對普通燒油的汽車來說,成本偏高。有號的情況下,肯定不會優先購買新能源汽車。”

也有市民認為:“無非就是錢多了買好車,錢少了買差點的,補貼減少不會影響我對車的選擇。”

在政策補貼之下,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發展勢頭如火如荼。去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50.7萬輛,連續兩年產銷量居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車的累計推廣量已經超過了100萬輛,占全球市場保有量的50%,其中,純電動汽車占據了大頭。據工信部部長苗圩介紹,2016年1到11月,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達到40.2萬輛,同比增長60.4%。全年可以超過50萬輛,繼續位列全球第一位。

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去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增長呈現前低后高的走勢。15家新能源汽車公司發布的凈利潤預計增長超過30%;7家公司預計業績增長幅度100%以上。年底,用一個詞來總結汽車企業業績,那就是“爆發”。招商證券汽車行業分析師彭琪認為,業績爆發跟之前補貼門檻設置過低,側重點更多是電池,朝電池容量方向傾斜有很大關系。

換句話說,過去,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過分依賴補貼。部分企業貪圖補貼紅利,在缺乏必要核心技術的情況下,東拼西湊,一窩蜂地去做電動汽車,攪亂了市場的正規秩序,阻礙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健康發展。去年的新能源汽車騙補事件已經讓行業發展警鐘長鳴,F在補貼減少、補貼退坡其實就是要倒逼企業自身造血,讓有能力的企業脫穎而出,給消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選擇。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認為,退坡以后,從政策導向型轉為市場導向型,企業要研究市場需求,要挖掘潛力,推動產品創新。

那么,新能源汽車的價格會有所上升嗎?事實上,由于政策調整,汽車產品價格相應變化并不意外。比亞迪新能源全系車型在春節期間已經進行了一輪調價,銷量較好的“秦”和“唐”,調價后的裸車價分別為17.6萬和24.68萬,均較調價前上漲了5000元。吉利帝豪EV較去年也漲了1萬元。

但是,企業和政府相關部門也已經開始從各方面來盡量減少市場的大幅波動,讓價格逐漸回歸理性。廣汽集團總經理馮亞興說,今年他們的做法是以一個平臺為基礎,打造不同模式的新能源產品,這些產品都是以電動化加智能網聯化來進行開發的,這樣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產品性價比。特別是在電動汽車方面,實現智能網聯化,有著得天獨厚的技術優勢,而且更容易結合。

電池能量密度和充電設施也對新能源汽車生產的成本以及產品的價格有不小的影響。目前,充電樁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突破,去年,公共充電樁的數量從年初不到5萬個,增加到年底的15萬個,全年增量是上年度的6倍,我國一舉成為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最快的國家。

同時,目前我國新型動力電池單體的能量密度,已經達到220瓦時每公斤,價格每瓦時1.5元,相比2012年,能量密度提高了1.7倍,價格下降了60%,純電動汽車的動力性、經濟性、安全性以及舒適性,相比幾年前都有了大幅提升。

此外,我國還建立了結構完整、自主可控的產業體系,已經建成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和中原四大動力電池產業的聚集區,年產能已達到100G瓦時,成為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生產國。

國家動力電池創新中心主任熊柏青介紹指出,乘用車已經開始造三元電池,與磷酸鐵鋰電池相比,能量約提升20%左右。一般三元的單體電池能到180瓦時,今年的目標是使三元材料使用范圍更廣泛。

業內人士判斷,雖然現在部分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價格出現調整,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的產銷或許會有一定下滑,但是從長期來看,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增長仍將保持平穩前行。

深圳市星源材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秀峰認為,我國新能源汽車占比仍然較小,發展空間仍然值得期待。目前,中國的電動汽車比例只有1.4%,歐洲只占1.2%,汽車的電動化和智能化是全球汽車市場發展的趨勢之一。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指出,在新能源汽車補貼有所減少的情況下,包括碳配額等其他政策扶持力度或將繼續加大。補貼取消之后,優惠還是需要的,比如過橋費、過路費、稅收等都是可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工信部:加快構建新能源電池回收利用體系
四部門發布通知鼓勵新能源使用
國家發改委出臺配氣價格監管的指導意見
廣東核查新能源車閑置、虛增車價騙補:不配合車企將進
天津市新能源汽車地方補助政策發布
京津冀三地聯合發布首個環保統一標準:9月1日實施
西部地區首部促進綠色建筑發展的政府規章發布
多部門擬出臺光伏系列新政 優先支持分布式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