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印發了《“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以下簡稱 《工作方案》)!豆ぷ鞣桨浮肥侵笇А笆濉睍r期全國節能減排工作的綱領性文件,對確保實現“十三五”節能減排約束性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工作方案》指出,要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目標,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動力,堅持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驅動、社會參與,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工作方案》要求,到2020年,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要比2015年下降15%,能源消費總量要控制在50億噸標準煤以內。全國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控制在2001萬噸、207萬噸、1580萬噸、1574萬噸以內,比2015年分別下降10%、10%、15%和15%。全國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量比2015年下降10%以上。
優化能源結構 清潔能源迎來發展機遇
在能源結構改善和清潔能源利用方面,《工作方案》提出了以下要求:一是加強煤炭的安全綠色開發和清潔高效利用,推廣使用優質煤、潔凈型煤,推進煤改氣、煤改電,鼓勵利用可再生能源、天然氣、電力等優質能源替代燃煤使用。二是到2020年,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下降到58%以下,電煤占煤炭消費量比重提高到5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15%,天然氣消費比重提高到10%左右。三是促進交通用能清潔化,大力推廣節能環保汽車、新能源汽車、天然氣(CNG/LNG)清潔能源汽車、液化天然氣動力船舶等,并支持相關配套設施建設。
我國傳統化石能源儲量存在“多煤、少氣、貧油”的困境,這造成了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消費量偏高的現狀;同時我國的煉油行業所使用的原油存在重質化程度高、含硫量高等特點,這些因素都造成在傳統化石能源的使用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產生大量含氮、含硫廢氣以及粉塵顆粒物的排放,污染環境。
此次《工作方案》重申了中央政府改善能源結構,提高清潔能源使用比例的決心,天然氣、生物質發電等清潔能源將迎來發展機遇。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認為,《工作方案》是按照“十三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的指導思想制定的,由國務院發布,效益層次很高,總的來看有六個看點。第一是目標高,難度大。第二是通過“三控”來確保目標的執行,“三控”本身是目標也是手段。第三是重視在新的領域開展節能減排,拓展節能減排的領域。第四是在現有領域提出新的要求,譬如加快油品質量升級。第五是通過新的方式達到目標,新方式是在傳統方式基礎之上提出來的。第六是通過新的機制保證作用發揮。
《工作方案》將“十三五”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控制目標分解到各省(區、市),提出了主要行業和部門節能目標,以加強環境質量管理為指導思想,明確了“十三五”時期各地區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以及重點地區揮發性有機物開發總量控制計劃。
常紀文說,為了保證“三控”的實行,《工作方案》提出要落實節能減排目標責任,比如國務院每年組織的各省級人民政府節能減排目標評價與考核,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年度考核、目標責任考核、績效考核、任職考核和換屆考核的重要內容,可見中央對其是非常重視的。
工業節能或將成為下一步工作重點
《工作方案》提出,到2020年工業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潔化水平顯著提高,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單位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降低18%以上,電力、鋼鐵、有色、建材、石油石化、化工等重點耗能行業能源利用效率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
《工作方案》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節能減排科技企業和服務基地,建立一批節能科技成果轉移促進中心和交流轉化平臺,組建一批節能減排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研究基地(平臺)等。
國家發改委、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就 《工作方案》答記者問時指出,《工作方案》中提出了實施節能重點工程、主要大氣污染物重點減排工程、主要水污染物重點減排工程、循環經濟重點工程四大類工程。同時,《工作方案》對完善節能減排支持政策提出了完善節能減排價格收費政策、財政稅收激勵政策,健全綠色金融體系等要求。
上述兩部委相關負責人還指出,《工作方案》從支持節能減排技術研發、示范、應用、推廣等多方面強化節能減排技術支撐和服務體系。
一是加快節能減排共性關鍵技術研發示范推廣,啟動“十三五”時期科技戰略研究和專項規劃編制,加快科技資源集成和統籌部署,實施重大科技產業化工程。
二是推進節能減排技術系統集成應用,推動區域、城鎮、園區、用能單位等系統用能和節能,加強能源梯級利用,支持基于互聯網的能源創新,綜合采取節能減排系統集成技術,推動鍋爐系統、供熱/制冷系統、電機系統、照明系統等優化升級。
三是建立和完善節能減排技術評估體系和科技創新創業綜合服務平臺,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節能減排科技企業和服務基地、科技成果轉移促進中心和交流轉化平臺、節能減排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研究基地(平臺)。
《工作方案》還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節能減排市場化機制。一是健全用能權、排污權、碳排放權交易機制。二是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三是健全綠色標識認證體系。四是推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五是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此外,《工作方案》從推行綠色消費、倡導全民參與、強化社會監督等方面動員全社會參與節能減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