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政策法規  節能產業網 >> 政策法規 >> 地方法規 >> 正文
關于印發廈門市“十三五”節能目標責任及行動方案的通知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16/11/29 21:17:40 用手機瀏覽

廈門市節能辦各成員單位、各區節能辦、各相關單位: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中發[2015]12號)、《福建省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實施方案》(閩委發[2015]24號)、《廈門市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廈委發[2016]10號)以及廈門市“十三五”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要求,制定《廈門市“十三五”節能目標責任及行動方案》,現印發你們。請各單位按照職責分工,認真執行,確保完成我市“十三五”節能目標。

  廈門市人民政府節約能源辦公室

  2016年11月1日

  廈門市“十三五”節能目標責任及行動方案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中發[2015]12號)、《福建省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實施方案》(閩委發[2015]24號)和《廈門市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廈委發[2016]10號),以及廈門市“十三五”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堅持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基本國策,提高我市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實現國家、省政府下達的“十三五”節能目標責任,提出本行動方案。

  一、主要目標

  實現能源消費強度目標,全面完成省政府下達的“十三五”節能目標和年度序時目標進度,確保到2020年,我市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繼續處于全省先進水平。

  二、目標分解

  (一)各區節能目標

  以省政府下達我市的“十三五”萬元GDP能耗下降目標為基準,各區均要完成該項指標,同時將指標層層分解落實,各區要確保完成“十三五”節能目標和年度節能指標。

  (二)重點領域節能目標

  工業領域:完成省政府下達的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降低目標,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加快落后產能淘汰力度,開展重點耗能企業能效水平對標,實施單位產品能耗定額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到“十三五”末,全市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繼續處于全省先進水平。

  建筑領域:“十三五”期間完成新建綠色建筑800萬平方米,到2020年末,城鎮新建綠色建筑比例達到50%;加強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推進公共建筑節能改造示范項目,完成300萬平方米公共建筑節能改造;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面積300萬平方米。

  交通領域:嚴格實施營運車輛燃料消耗量準入制度,開展運營車輛能耗定額管理,清潔能源和新能源汽車使用量顯著提高,公共交通普遍實現智能管理。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超過20000輛,公交機動化出行分擔率達到55%。

  公共機構:到2020年,全市公共機構人均能耗比2015年下降11%,單位建筑面積能耗比2015年下降10%,人均水耗比2015年下降15%。

  (三)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目標

  160家重點用能單位“十三五”實現能源利用水平持續提升,單位產品能耗達到國內同行業先進水平,部分企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國家和省重點用能單位完成上級下達的節能指標,市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率按全市單位GDP能耗下降目標執行。

  三、責任考核

  按照“目標明確,責任落實,措施到位,獎懲分明,一級抓一級,一級考核一級”的要求,建立健全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制度,明確政府和企業責任地位,確保實現“十三五”節能目標。

  積極開展各區和部門節能目標責任考核,各區人民政府每年要向市政府報告節能目標完成情況,相關職能部門每年要向市政府報告節能措施落實情況。市節能辦每年組織開展各區人民政府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考核結果向社會公告。

  積極開展重點用能單位節能考核,相關企業每年向市經信局提交上年度節能目標完成情況和節能工作進展情況自查報告。節能評價考核結果由市經信局匯總審核后,根據年度考核結果,按“紅、黃、綠”三色監管予以警示,并向社會公告。

  四、保障措施

  (一)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

  1.推動現有產業升級改造。加快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按照“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行動計劃、廈門市制造業轉型升級指導意見,促進產業升級改造。

  2.加快淘汰落后產能。落實國務院淘汰落后產能法律法規標準及省政府下達的落后產能淘汰要求,將淘汰任務目標分解落實到各區。妥善運用財政經濟政策,完善淘汰落后產能退出機制。

  3.堅持發展低能耗產業。嚴格執行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新上項目能耗指標必須達到國際國內先進水平。按照《廈門市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發展一批在國內有一定影響力的節能環保企業。

  4.調整能源結構。大力改善和調整能源結構,降低煤炭、石油比重,提高天然氣和電力等清潔能源的比重,積極推進可再生能源的應用,推進同安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因地制宜建設垃圾焚燒等規模化生物質發電項目。

  (二)實施節能重點工程

  實施鍋爐(窯爐)改造工程,鼓勵“煤改電”、“煤改氣”,推進高效節能電機替代落后低效電機,實施能量系統優化工程,采用能量梯級利用、高效能量管理系統等技術對能量系統進行優化。加快推進華夏電力、同安城東、同安城南、銀鷺工業園等區域熱電聯產工程,在工業集中區實現集中供熱。積極推進節約和替代石油工程,推進天然氣代油工程。大力推進建筑節能工程,組織實施太陽能光熱、光電等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工程,鼓勵和發展低能耗建筑和綠色建筑;推進以公共建筑為重點的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有效降低政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

  (三)加強重點領域節能

  1.加強工業節能。重點推進電力、石化、建材、造紙、紡織印染、皮革、制藥、食品等行業節能。推廣熱電聯產、鍋爐智能控制、中央空調模糊控制、風機水泵變頻、余熱回收、冰蓄冷、高效照明、供配電系統、注塑機伺服等先進節能技術,參照國家和省政府的做法,采取“以獎代補”方式對節能技改項目給予財政支持和獎勵。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推廣冰蓄能、水蓄能技術,實現大工業用電戶在線監測,優化用電負荷,提高終端用電效率。推動企業積極調整產品結構,淘汰落后工藝和設備,不斷提高企業能源利用效率。實行重點用能單位能源審計制度,推進節能量交易,積極開展重點行業能效水平對標活動,實施能效領跑者制度,建立健全企業能源管理體系。加強能源計量、統計工作,實行能源利用狀況報告制度。加強工業節能監察,加快實施節能改造,提高企業能源管理水平。

  2.強化建筑節能。實施綠色建筑行動方案,從規劃、法規、技術、標準、設計等方面全面推進建筑節能。新建居住和公共建筑的設計和施工中嚴格執行節能50%的建筑節能標準,推動既有公共建筑開展以節電為主的節能改造。鼓勵采用蓄冷、蓄熱空調及冷熱電聯供技術,中央空調系統風機水泵采用變頻調速技術,推動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規模化應用,建設一批節能型建筑示范項目。加強公共建筑節能監管體系建設,完善能源審計、能效公示,推動節能改造與運行管理。實行建筑使用全壽命周期管理制度,嚴格建筑拆除管理。加強城市照明管理,嚴格防止和糾正過度裝飾和亮化。

  3.推動交通運輸節能。實施《廈門市綜合交通運輸“十三五”發展規劃》,加快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優化交通運輸結構。實施公交優先發展戰略,突出公交公益性定位,優化公交和出租車運輸組織和管理。實施營運車輛燃料消耗量準入制度。推廣使用節能環保型車輛,在城市公交、出租車、中短途客運推廣天然氣等清潔能源車輛,鼓勵傳統燃油出租車改造使用天然氣,統籌規劃天然氣加氣站布點,著力推進機動車使用天然氣。開展機場、碼頭、車站節能改造。在港口推進裝卸設備“油改電”、碼頭岸電改造。大力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形成良好的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示范運行環境。配合電動汽車推廣計劃,將電動汽車充電設施項目規劃管理納入城鄉總體規劃中。

  4.加強公共機構節能。實施《廈門市公共機構節約能源資源“十三五”規劃》,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公共機構節能組織管理、政策法規、計量考核、技術支撐、宣傳培訓和市場化服務體系。推進公共機構建筑綜合節能改造示范項目和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創建工作;在公共機構加大新能源汽車的應用程度,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綠色數據中心節能工作;推廣可再生能源,加大在公共機構推廣應用太陽能、光伏發電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力度;推進公共機構計量統計和資源綜合用利用工作。“十三五”期間全市公共機構要完成150萬平方米既有建筑節能改造任務,推廣太陽能生活熱水項目20個,集熱面積4000平方米,太陽能光伏項目15個,力爭創建40家節能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全市機關事業單位(重點為學校、醫院)食堂的餐廚垃圾物要納入由市環衛部門組建的餐廚垃圾統一收集并進行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體系。

  5.推動商業和民用節能。在零售業等商貿服務和旅游業開展節能行動,加快設施節能改造,嚴格用能管理,引導消費行為。積極推行《綠色旅游飯店》標準,加大綠色旅游飯店評定力度。賓館、商廈、寫字樓、機場、車站等要嚴格執行夏季空調溫度設置標準。在居民中推廣使用高效節能家電、照明產品,鼓勵購買節能環保型汽車,支持乘用公共交通,提倡綠色出行。

  (四)加快節能技術推廣

  1.加大節能共性和關鍵技術研發。把節能技術研發納入市級科技計劃,支持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共建企業技術中心、工程實驗室等創新平臺,研發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具競爭優勢的節能新技術。

  2.加快節能技術推廣應用。按年組織編制《廈門市節能技術和產品推薦目錄》。加快高效節能技術與裝備的推廣應用,積極推廣余熱余壓利用、電機節能調速、能量系統優化、高效節能電機等技術和產品。

  (五)完善節能經濟政策

  1.完善價格和收費政策。完善居民用電、用水階梯價格政策。完善電力峰谷分時電價政策。開展重點用能單位能源消耗限額執行情況核查,對能源消耗超過強制性單位產品能耗(電耗)限額標準的企業和產品,實行懲罰性電價。

  2.完善財政激勵政策。繼續實行市級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發展專項資金,用于支持示范工程建設、重點技術開發、重大項目實施、節能能力建設、表彰獎勵先進等。繼續實施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稅收優惠政策。

  (六)完善管理體系建設

  1.強化節能目標考核。建立和完善各區、各領域能耗統計制度,加強能源生產、流通、消費統計,落實能源統計公報制度。加強目標責任評價考核,將節能目標完成情況納入區級政府績效考評。

  2.加強節能體系建設。建立健全節能管理、監察、服務“三位一體”的節能管理體系,加強政府節能管理能力建設,完善市、區兩級節能監察體系建設,充實監察人員,充分發揮廈門市節能協會等中介機構力量開展服務。

  3.提高全民節能意識。應用多種媒介大力宣傳生態文明建設、低碳城市建設的重要意義,重點抓好家庭社區、青少年、企業、學校、軍營、農村、政府機構、科技、科普和媒體等方面的節能宣傳活動,倡導文明、節約、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浙江省節能失信行為認定和記錄辦法》
環境優化科技支撐 濟寧節能產業發展迎新機遇
南方區域跨區跨省電力交易監管辦法(試行)
國家重點節能低碳技術推廣目錄(2017年本,節能部分)
國家能源局關于印發2018年電力安全生產工作思路和重點
關于舉辦2017中國節能與低碳發展論壇的通知
關于征求對《節能標準體系建設方案》意見的函
關于《“能效之星”產品目錄(2016年)》公告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