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政策法規  節能產業網 >> 政策法規 >> 地方法規 >> 正文
河北支持企業創新 助力節能減排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16/8/22 17:33:08 用手機瀏覽

日前,河北省政府出臺《關于支持企業技術創新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企業為技術創新主體、產學研用相結合、各類要素資源聚集的技術創新體系,實現“四個大幅增加”和“兩個明顯改善”,兩化融合指數排名力爭進入全國前十,區域創新能力達到全國中等水平,產業和產品向價值鏈中高端躍升。

其中,“四個大幅增加”是指研發投入大幅增加,企業研發投入占全社會研發投入90%,技改投資占工業投資比重達到60%以上;研發機構大幅增加,規上工業設立研發機構比例達到80%;創新型企業大幅增加,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小巨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分別達到3500家、4000家、1000家;創新型人才大幅增加,研發人員占就業人員比重達到5%!皟蓚明顯改善”是指創新環境明顯改善和質量效益明顯改善。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25%以上,規上工業新品銷售收入占比達全國平均水平。

關鍵詞:普遍創新

支持企業普遍建設研發機構。實施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建設達標行動,把企業是否建立研發機構作為認定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重要條件。對新建研發機構的企業,各級財政要統籌安排相關專項資金重點給予支持,符合條件的可享受加計扣除、設備采購等稅收政策。2016年至2017年擁有研發機構的規上工業企業數量分別達到10%和20%。自2017年預算年度起,對未建立研發機構或未達到研發機構認定辦法要求的企業,省、市、縣各類相關專項資金原則上不再予以支持。

鼓勵企業普遍實施技術改造。實施智能制造專項,到2020年,建設1500個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關鍵工序制造裝備數控化率達到52%;實施綠色制造專項,到2020年,建成10個綠色工業園、100個綠色化工廠、100個能源管控中心,工業節能減排降耗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施服務化制造專項,支持企業生產過程控制、制造供應鏈跟蹤等實時在線服務,鼓勵裝備企業由產品制造型向全程服務型企業轉變。

關鍵詞:高端創新

發展先進制造技術。實施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計劃,完善新型顯示、通信與導航設備、集成電路、太陽能光伏、大數據和云計算、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等6條產業鏈。實施“高端裝備創新工程”,推進工業機器人、3D打印裝備等智能制造裝備創新研制;實施機器人替代計劃,到2020年,推廣應用工業機器人1萬臺。

支持核心關鍵技術攻關。每年重點支持10個以上工業強基重大項目。加快突破高檔伺服、智能數控等關鍵技術、共性技術,加強石墨烯、OLED顯示材料等高性能材料技術攻關,力爭在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及高端產品研發、設計、生產和應用技術等方面有新突破。

推動“互聯網+”制造業創新發展。實施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專項,培育基于互聯網的按需、眾創、眾設、眾包等開放式研發設計模式。發展大規模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網絡化協同制造、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和產品全生命周期在線服務模式。到2020年,培育50個省級制造業互聯網“雙創”平臺,創建10個智慧集群,重點企業應用電子商務的比例達到80%以上。

關鍵詞:協同創新

推進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實施產學研合作重點項目扶持計劃,支持骨干企業吸納上下游配套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與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組建以技術標準和專利許可為紐帶的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支持廊坊電子信息、石家莊衛星導航等20個產學研合作創新示范基地建設;圍繞鋼鐵、生物醫藥、新能源裝備等優勢產業,把京津基礎科技資源與河北省應用研發和產業基礎相結合,推廣“京津研發+河北轉化”模式;發揮中央駐冀科研院所優勢,推廣“河北為主+提升能力”模式,推進衛星通信、北斗導航等技術開發應用。

加強軍民科技協同創新。實施國防科技工業協同創新工程,組織軍工企事業單位與省內高校、企業協同開展創新,重點加強新一代信息、節能環保、高端裝備、大數據等領域應用研究和核心技術創新;探索建立省級軍民兩用高新技術交易平臺(孵化中心),搭建務實精準的對接平臺。到2020年,打造50個軍民融合產學研用示范基地、10個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

關鍵詞:供給側創新

支持企業創造新供給。持續推進千項新產品開發計劃,圍繞增品種,在先進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等領域開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國內領先、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強的新產品開發。推進鋼材產品替代進口計劃,推動鋼鐵精品化、高端化。到2020年,100項重點新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00家以上,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10家。

支持企業提高供給品質。持續實施千項名牌產品培育計劃,圍繞提品質、創品牌,建立健全工業企業品牌培育管理體系,省級以上工業類名牌產品、省中小企業名牌產品分別保持在1000項、600項以上。到2020年,工業企業品牌培育試點示范企業達到300家以上,中國馳名商標達到300件以上,形成100個在國內外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制造業龍頭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沒有相關文章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