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生產是從源頭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或避免污染物產生的有效措施。當前,我國工業污染物減排壓力有增無減,工業領域清潔生產技術水平提升仍有較大潛力,清潔生產管理服務體系尚需進一步完善!笆濉币巹澗V要明確提出要“支持綠色清潔生產,推進傳統制造業綠色改造,推動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因此,“十三五”期間,要把全面實施傳統產業清潔化改造,作為促進工業綠色轉型升級,實現綠色發展發展的重要內容和抓手,作為協調推進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根本途徑。
一、“十二五”工業清潔生產開創了新局面
(一)全面落實清潔生產推行“十二五”規劃
“十二五”期間,工業領域全面落實《工業清潔生產推行“十二五”規劃》,實現由重點抓技術推廣應用向設計開發、工藝技術進步、有毒有害物質替代全過程全面推行清潔生產的轉變。通過組織實施清潔生產技術示范與推廣,大力推進工業產品綠色設計,開展有毒有害原料(產品)替代,實現了工業領域清潔生產全面推行。前四年,工業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下降28%、15%、6.7%和4.1%,為國家“十二五”污染物減排目標完成做出了重要貢獻。
(二)清潔生產技術水平穩步提高
圍繞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重點行業,共發布了鋼鐵、建材、石化、化工、有色等35個重點行業的清潔生產技術推行方案,涵蓋310項行業關鍵共性技術,引導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技術改造方向。在中央財政資金支持下,實施了304項清潔生產技術示范,一批行業關鍵技術取得了產業化突破,在鋼鐵、有色、輕工、石化、紡織等行業形成了70個重大技術案例。出臺了太湖、鄱陽湖、湘江和京津冀周邊等重點流域、重點區域的清潔生產實施方案和計劃,加大區域和流域層面推行力度。五年來,工業清潔生產水平實現了從點、線、面的多維度的提升。
(三)產品生態設計推進取得初步成效
出臺了《關于開展工業產品生態設計的指導意見》,按照“試點先行、穩步推進”原則,明確工業產品生態設計推行思路、目標和任務。組織實施99家生態設計示范企業創建,華為、包鋼、長安汽車、泉林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引領行業開展生態設計,開發綠色產品。制定了生態設計產品評價通則、標識以及首批評價標準等系列國家標準,搭建了生態設計產品評價平臺,開展評價試點,發布生態設計產品目錄,政府引導和市場推動相結合的推進機制已初步建立。
(四)有毒有害原料(產品)替代不斷推進
制定了《國家鼓勵的有毒有害原料(產品)替代品目錄(2012年版)》、《中國逐步降低熒光燈含汞量路線圖》,《鉻鹽行業清潔生產實施計劃》、《電器電子產品有害物質限制使用管理辦法》、《汽車有害物質和可回收利用率管理要求》等一系列文件,引導重點行業、典型產品減少或替代有毒有害物質的使用。聯合財政部創新財政支持方式,采取后補助方式實施高風險污染物削減行動計劃,滾動支持熒光燈、鉛蓄電池、農藥等企業在滿足排放標準要求基礎上,進一步削減有毒有害原料的使用和排放,引導行業高標準綠色轉型升級。
(五)清潔生產管理體系逐步完善
“十二五”期間,研究制定了《工業清潔生產審核規范》和《工業清潔生產實施效果評估規范》,不斷完善清潔生產工作情況報送制度等管理機制;建立健全清潔生產標準體系,制修訂《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編制通則》以及鋼鐵、電池等14個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清潔生產基礎能力明顯增強,約15萬家工業企業負責人接受培訓,5萬多家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專家、咨詢服務隊伍不斷壯大,全國已建成24個省級、31個市級以及冶金、化工、輕工、有色、機械等行業清潔生產中心,清潔生產審核咨詢服務機構達1000余家,國家和地方清潔生產專家庫專家3600余人。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盡管“十二五”工業清潔生產推行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總體上仍處在剛剛發展階段,離全面深入推行還有較大差距,尚存在一些突出問題:
一是清潔生產技術水平仍待進一步提高!笆濉逼陂g,我國工業清潔生產技術水平有了顯著提升,但仍有較大空間。一方面,大型企業清潔生產技術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但中小型企業清潔生產技術普及率還不高;另一方面,通過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技術示范和推廣,實現了清潔生產從點到線的推進,但針對重點區域、重點流域清潔生產水平整體提升工作仍顯不足。
二是產品綠色設計推進步伐還需進一步加快。推行工業產品綠色設計是構建綠色制造體系的重要內容,是提升產品競爭力,打造綠色品牌的有效途徑,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具體實踐。當前,產品生態設計工作在我國尚處于起步階段,綠色設計相關工作尚處在試點示范階段,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體系需進一步完善,產品綠色設計能力相對薄弱,產品生命周期基礎數據不足,綠色設計的觀念意識和綠色消費的市場氛圍尚未形成。
三是市場機制在推動清潔生產中的作用有待進一步加強。清潔生產與末端治理本質區別在于,它不僅僅是單純的環境治理投入,在解決企業環境問題的同時,還可是幫助企業創造利潤,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雙贏”。因此,推行清潔生產,可以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調動企業積極性,挖掘企業內生動力,這也是未來推行清潔生產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國清潔生產工作的推進仍以政府為主導,很多企業還沒有真正認識到清潔生產的好處,把清潔生產作為競爭發展的自覺行為。
四是清潔生產服務能力尚需進一步提升。清潔生產涵蓋企業原料、工藝、裝備、管理等諸多方面,企業需要的往往是包括行業對標、問題與潛力識別、技術篩選、經濟可行性分析和融資支持等在內的一體化解決方案,而不僅僅是簡單的一份清潔生產審核報告,這就要求清潔生產服務機構必須具備相當的業務能力。目前,我國清潔生產咨詢服務機構業務水平良莠不齊,與企業需求尚有較大差距,清潔生產服務市場管理不完善,一些地區還存在地方保護主義,清潔生產服務行業急需創新、規范和發展壯大。
三、關于“十三五”的主要思路和目標
(一)主要思路
針對“十二五”工業清潔生產推行中存在的問題和短板,“十三五”的主要思路是:按照全生命周期污染防治理念,圍繞國家“十三五”污染物減排要求,以提升工業清潔生產水平為目標,針對產品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創新清潔生產推行方式,從點(重點企業)、線(重點行業)向面(重點區域、重點流域)轉變,從關注常規污染物(煙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氨氮)減排向特征污染物(揮發性有機物、持久性有機物和重金屬)減排轉變,深入開展綠色設計、有毒有害原料替代、生產過程清潔化改造和綠色產品推廣,創新清潔生產管理和市場化推進機制,強化激勵約束作用,突出企業主體責任,實現減污增效,綠色發展。
(二)主要目標
“十三五”時期我國工業清潔生產推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目標:
一是從總體看,到2020年,重點區域、重點流域清潔生產水平大幅提升,重點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累計下降20%。污染物排放強度是指單位產品排放污染物的量。針對不同行業選擇不同污染物,例如:鋼鐵行業是二氧化硫的排放強度,水泥行業是氮氧化物的排放強度等。
二是針對具體污染物,通過實施傳統產業清潔化改造工程,實現全國削減煙粉塵100萬噸/年、二氧化硫50萬噸/年、氮氧化物180萬噸/年,削減廢水4億噸/年、化學需氧量50萬噸/年、氨氮5萬噸/年,削減汞使用量280噸/年,減排總鉻15噸/年、總鉛15噸/年、砷10噸/年。
三是關于綠色產品,通過實施綠色制造體系工程,到2020年,創建百家綠色設計示范企業,百家綠色設計中心,力爭開發推廣萬種綠色產品。
上述這些指標均為指導性指標,多為全國平均值。各地區可以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選擇并設置與本地區相適應的指標。
四、關于“十三五”工業清潔生產的重點任務和計劃
(一)重點任務
按照“十三五”工業清潔生產推行總體思路,將把全生命周期污染防治作為“十三五”的重大轉變和工作重點,因此,“十三五”工業清潔生產的重點任務也是針對產品生命周期的關鍵環節,設置了五項重點任務。
一是提升綠色設計能力。研究表明,70%的資源消耗和環境影響取決于產品設計階段。要把提升綠色設計能力作為“十三五”工業清潔生產的重中之重,推動關鍵綠色設計技術和支撐綠色設計的管理技術和工具的研發、應用和推廣,逐步建立面向產品全生命周期的關鍵資源環境基礎數據庫。采用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發展基于“互聯網+”的個性化定制、眾包設計模式,推動工業云、工業大數據與產品綠色設計資源共享,優化研發設計流程,提升產品設計開發效率,打造網絡化、協同化的綠色設計體系。以綠色設計為核心,推進產品設計、制造、包裝、運輸、使用維護和回收利用各環節的并行工程,推進綠色制造體系不斷完善。
二是減少有毒有害原料的使用。以原料無毒無害化作為推行工業清潔生產的主要目標和重要手段,適時修訂國家鼓勵的有毒有害原料替代目錄,評估目錄中各種綠色原料推廣普及效果,引導企業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無毒無害或低毒低害原料,從源頭削減或避免污染物的產生,推進有毒有害物質替代。認真貫徹落實8部委《電器電子產品有害物質限制使用管理辦法》以及《汽車產品有害物質和可回收利用率管理要求》,推進重點產品中有毒有害物質的限制使用。
三是推進生產過程清潔化改造。結合“大氣十條”、“水十條”、“土十條”的貫徹落實,針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氨氮、煙(粉)塵等常規污染物,積極引導重點行業企業實施清潔生產技術改造。針對重金屬、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揮發性有機物等非常規污染物,繼續實施高風險污染物削減行動計劃,強化汞、鉛、高毒農藥等減量替代,逐步擴大實施范圍,降低環境風險;實施揮發性有機物削減計劃,在涂料、家具、印刷等重點行業推廣替代或減量化技術;推進工業領域土壤污染源頭防治,推廣先進適用的土壤修復技術裝備和產品。
四是開展綠色產品開發和推廣。按照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理念,遵循能源資源消耗最低化、生態環境影響最小化、可再生率最大化原則,發揮龍頭企業的引領帶動作用,大力開展綠色設計示范試點,以點帶面,加快開發具有無害化、節能、環保、低耗、高可靠性、長壽命和易回收等特性的綠色產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積極推進綠色產品第三方評價和認證,發布工業綠色產品目錄,引導綠色生產,促進綠色消費。建立各方協作機制,開展典型產品評價試點,建立有效的監管機制。
五是創新清潔生產管理和服務。推進清潔生產管理服務的載體創新,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化手段,構建“互聯網+”清潔生產信息化服務平臺。推進清潔生產管理服務的模式創新,對于大型企業,繼續發揮其清潔生產引領示范作用;對于行業、工業園區和集聚區,探索開展清潔生產整體推行模式;對于中小企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嘗試清潔生產義務診斷等創新服務模式。鼓勵清潔生產中心、行業協會、咨詢機構等創新服務模式,加快向市場化方向轉變,不斷提升服務機構的服務能力。
(二)具體行動計劃
對照“十三五”工業清潔生產五項重點任務,分別確定了五大重點行動計劃。
一是實施綠色產品設計示范推進計劃。一方面,積極推進綠色設計試點示范,培育一批在綠色發展意識、綠色設計能力、管理制度建設、清潔生產水平、品牌影響等方面具有較高水平的綠色設計示范企業。另一方面,加快制綠色產品評價標準,開展典型產品綠色設計水平評價試點,發布綠色產品目錄。到2020年,創建百家綠色設計示范企業、百家綠色設計中心,力爭開發推廣萬種綠色產品。
二是實施重點區域清潔生產水平提升行動。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針對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以削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粉)塵和揮發性有機物產生量和控制排放量為目標,組織實施重點區域清潔生產水平提升行動計劃,促進區域環境大氣質量持續改善。到2020年,全國工業削減煙粉塵100萬噸/年、二氧化硫50萬噸/年、氮氧化物180萬噸/年。
三是實施重點流域清潔生產水平提升行動。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針對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等七大流域,以降低工業廢水排放量及化學需氧量、氨氮、總氮、總磷等污染物的排放強度和總量為目標,組織實施重點流域清潔生產水平提升行動計劃,促進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到2020年,全國工業削減廢水4億噸/年、化學需氧量50萬噸/年、氨氮5萬噸/年。
四是實施特征污染物削減計劃。以揮發性有機物、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重金屬污染物等污染物削減為目標,圍繞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組織實施工業特征污染物削減計劃。到2020年,削減汞使用量280噸/年,減排總鉻15噸/年、總鉛15噸/年、砷10噸/年。
五是中小企業清潔生產推行計劃。提升中小企業清潔生產技術研發應用水平,開展政府購買清潔生產服務試點,構建“互聯網+”清潔生產信息化服務平臺,組織實施中小企業清潔生產培訓計劃。繼續實施粵港清潔生產伙伴計劃,在其他地區推廣示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