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政策法規  節能產業網 >> 政策法規 >> 地方法規 >> 正文
云南省政府發布金沙江開放合作經濟帶發展規劃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16/8/11 19:02:05 用手機瀏覽

云南省政府日前發布的《云南金沙江開放合作經濟帶發展規劃(2016年~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明確,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把修復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確!耙唤逅绷鞒鲈颇,構筑長江上游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

修復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

金沙江是長江的上游,全長2308公里,其中云南境內長1560公里!兑巹潯访鞔_,經濟帶范圍包括金沙江流域云南境內7個州、市的23個縣、市、區,占云南省總面積的21%。

據了解,經濟帶區域資源豐富,生態功能突出,森林覆蓋率達61%,是我國西南地區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目前沿江生態脆弱,水土流失面積大,是制約經濟帶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規劃》提出,要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使綠水青山產生巨大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經濟帶綠色發展。到2020年,沿江生態建設成效顯著,森林覆蓋率提高兩個百分點,環境質量明顯提升。到2030年,生態文明建設走在全省前列。

在經濟帶發展定位上,《規劃》把長江上游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放在第一位。明確提出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把修復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加強沿江開發規劃和空間管制,統籌推進岸線開發利用、水污染防治和生態廊道建設,大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推進區域生態共同建設、共同保護和共同監管,確保一江清水流出云南,構筑長江上游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

在經濟帶發展空間布局上,《規劃》明確,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明確空間開發重點,構建“一屏、兩翼、三組團”空間格局,形成保護有力、布局合理、功能互補、特色鮮明的發展空間。

細化措施建設生態廊道

《規劃》把建設流域生態廊道作為經濟帶發展首要任務,對構建生態安全屏障、加強環境保護治理、提升資源保護和利用水平、完善防災減災體系逐一提出了具體要求。

在構建生態安全屏障上,《規劃》提出,實施主體功能區規劃,劃定金沙江流域生態保護紅線,強化國土空間合理開發與保護,加大重點生態功能區建設和保護力度,構建金沙江河谷生態安全屏障。實施金沙江防護林體系建設、水土流失及巖溶地區石漠化治理、退耕還林還草、水土保持等工程,增強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等生態功能。推進程海和瀘沽湖等全流域濕地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加大對退化濕地生態系統的科學修復力度,恢復濕地生態結構與功能。

在加強環境保護治理上,《規劃》強調,全面推進污染防治,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建設綠色生態礦山,合理高效開發利用礦產資源。完善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加強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大氣污染物綜合防治,加大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完善水功能區監督管理制度,嚴格控制入金沙江水系及入程海、瀘沽湖排污總量。加強工業排放監管,加大沿江化工、有色等排污行業環境隱患排查和集中治理力度。建立環境風險大、涉及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的產業園區退出或轉型機制。推進沿岸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降低農藥和化肥使用強度,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力度。

強化生態補償和聯防聯控

《規劃》明確了加大生態保護補償等政策支持和健全流域生態聯防聯控等機制的具體措施。

在生態保護補償政策上,爭取中央財政加大對經濟帶重點生態功能區的均衡性轉移支付力度。積極爭取國家長江經濟帶生態補償有關政策,探索上下游開發地區、受益地區與生態保護地區之間建立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建立健全森林、草原、濕地、流域和礦產資源開發領域生態補償機制。爭取國家建立水電資源開發長效補償機制,通過地方依法參股、留存電量等多種方式支持水電資源就地轉化用于電站庫區生態環境保護和扶貧開發。

在健全流域生態聯防聯控機制上,《規劃》提出,要研究制定金沙江流域生態建設、環境保護的地方性法規規章,完善污染物排放懲罰機制,建立流域統一監管的污染物排放環境管理制度。完善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實行流域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建立健全跨區域環境保護協調工作機制和流域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協調處理機制。強化環境聯合監測和監察能力建設,加強區域環境風險防控,完善區域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此外,《規劃》要求加強金沙江流域跨州、市生態環境保護合作,及時互通省控或國控斷面水質監督情況,協同處置跨州、市河流突發環境污染事件。健全環境影響評價、清潔生產審核、環境信息公開等制度,水污染防治工作聯系與資源共享機制,實現水質、水位、水量、監測資料、地形圖等信息和數據的共享。積極參與長江環境污染聯防聯控機制和預警應急體系的建立與完善,建立行政違法案件查處合作機制,加大對環境突出問題的聯合治理力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環保加嚴影響經濟發展?環境部:該放的要放、該嚴的要
環保定下高標準 長江邊上探“有色”
中俄電網工程安全運行6周年 相當于節約燃煤470.22萬噸
環境與健康標準正式納入國家環保標準體系
襄陽市環保局印發《襄陽市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計劃
保險業制定首個環保責任保險金融行業標準
地下水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嚴禁利用滲坑滲井傾倒工業
環保部明確城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劃定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