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是我市能源消費的大戶,能源消費量占全市能源消費總量的70%左右,重點耗能企業(年耗能在1萬噸標準煤以上企業)又是工業能源消費的大戶,占工業能源消耗總量的65%以上!吨泄仓醒腙P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十一五”期末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這一指標是“十一五”規劃目標中最重要的約束性指標之一,也是我市“十一五”期間節能工作的奮斗目標。
開展重點耗能企業節能行動,強化政府對重點耗能企業節能的監督管理,促進企業加快節能技術改造,加強節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對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緩解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能源和環境約束,確保我市“十一五”規劃目標的實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堅持節能優先的方針,以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為核心,以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結構、加快技術進步為手段,以企業為實施主體,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政府加強指導推動,依法監督管理,促進重點耗能企業在節能降耗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為實現全市“十一五”節能目標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主要目標 各重點耗能企業要根據本單位能源消耗情況,制定明確的節能降耗目標,通過實施節能降耗措施,使能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到2010年末,每萬元產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20%以上;全市重點耗能企業實現節能250萬噸標準煤以上;部分企業的主要產品單位能耗達到國內同行業先進水平;有條件的企業,要積極引入國際通行的節能新機制——合同能源管理(EMC)進行節能改造,開展與國內外EMC公司的實質性合作。
二、節能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節能目標責任制 各企業要盡快建立健全節能管理制度,成立由企業主要負責人掛帥的節能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和完善節能管理機構,設立能源專責工程師,明確任務和責任,為企業節能工作提供組織保障(節能管理機構名單報市經委環資處)。各企業要將本企業節能目標層層分解,落實到車間、班組,逐級考核,加強監督,強化節能目標管理。
(二)建立健全能源計量、統計制度,定期報送企業能源利用狀況報告 各企業要按照《加強能源計量工作的意見》和《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通則》的要求,配備合理的能源計量器具、儀表,加強能源計量管理;加強能源統計,建立健全原始記錄和統計臺帳,定期報送企業能源利用狀況報告。企業能源利用狀況報告包括能源消耗情況、用能效率、節能效益分析、節能措施等內容。每年1月底前向市經委報送上一年度能源利用狀況報告。
(三)開展能源審計,編制節能規劃 各企業要按照《企業能源審計技術通則》國家標準(GB/T 17166—1997)的要求開展能源審計,形成審計報告。通過能源審計,分析現狀,查找問題,挖掘潛力,提出切實可行的節能措施,在此基礎上,編制企業節能規劃。企業節能規劃要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措施有力,并認真加以實施。
(四)加大投入,加快節能降耗技術進步 各企業每年都要安排一定數額的資金用于節能技術改造。要加大節能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的研究開發和推廣應用力度,加快淘汰高耗能的落后工藝、技術和設備,大力調整企業產品、工藝和能源消費結構,把節能降耗技術進步作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措施來抓,促進企業生產工藝的優化和產品結構的升級,實現技術節能和結構節能。
(五)建立節能的激勵機制 各企業要建立和完善節能獎懲制度,安排一定的節能獎勵資金,對在節能發明創造、節能挖潛革新工作中取得成績的集體和個人給予獎勵,對浪費能源的集體和個人給予懲罰。
(六)加強節能工作的宣傳與培訓 各企業要組織開展經常性的節能宣傳與培訓,定期組織能源計量、統計、管理和操作人員業務學習和培訓,主要耗能設備操作人員未經培訓不得上崗。要加強節約型企業建設,提高資源憂患意識、節約意識和環境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
三、保障措施
(一)依法加強節能監督管理 市經委將負責全市區域內重點用能企業節能工作的指導和監督工作。會同市統計局建立企業節能行動信息系統,跟蹤、統計、審核企業能源利用狀況及相關數據,分析和匯總企業節能進展情況;會同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對企業能源計量器具配備情況進行檢查,引導企業建立和完善測量管理體系;會同市國資委等部門將節能目標的完成情況納入企業業績考核內容,強化企業節能目標管理,發揮重點耗能企業在節能行動中的表率作用。要加強節能監察工作的力度,把重點耗能企業列為我市節能監察工作的重點,定期或不定期對企業能源利用情況進行監察。
(二)實行強化節能的財政稅收政策 國家正在加快制定有利于資源節約的財稅政策。根據財稅體制改革進程,抓緊出臺對生產和使用列入《節能節水產品目錄》的產品給予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研究對資源節約關鍵技術、重大設備和產品在一定期限內實行適當的增值稅優惠政策。
(三)加大節能降耗改造項目的支持力度 重點支持“十一五”期間重點發展的節能技術和重大示范工程,優先支持提前達到節能目標的企業節能改造項目,研究建立穩定的支持企業節能改造的資金渠道,引導社會資金投向節能降耗,為增強企業節能能力提供資金支持。
(四)強化節能的激勵機制 到“十一五”末期,根據評估結果,對切實加強節能管理并于限期內達到節能降耗目標,成績顯著的重點用能企業,依法予以表彰和獎勵;對不認真實施節能管理,沒有采取節能降耗措施或措施不力,在限期內沒有達到節能降耗目標的企業,依照法律法規予以相應處罰;對虛報、瞞報、拒報、遲報、偽造篡改能源消費統計資料的企業依法予以處罰,并在媒體上曝光。政府將把節能目標的完成情況納入企業領導的業績考核范疇,嚴格考核,節獎超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