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環境保護部日前出臺《關于積極發揮環境保護作用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指導意見》,圍繞環境保護在供給側改革中可以發揮積極作用的“去產能、降成本、補短板”三項重點任務,提出落實措施。
《意見》從強化約束、嚴格準入、深化治理、創新驅動等四個方面,提出環境保護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總體思路,重點部署推進去除落后和過剩產能、促進提高新增產能質量、推動環保產業發展、完善政策支持等四個方面共18項具體工作任務,并提出具體落實措施和要求。
推動環保產業發展任務最多,包括擴大有效市場需求、積極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鼓勵發展環境服務業、規范環境服務市場、推廣先進適用技術、推動治污工程生態化等六項。
值此背景,綠色語境下的PPP模式有望再次迎來投資巨浪。
進一步放開民間資本市場準入
更為利好的是,國家發改委近日提出,將圍繞解決部分地區和部門政策落實不到位、出臺措施不配套,影響民間投資積極性發揮等問題,完善政策,努力穩定民間投資。
國家發改委發言人趙辰昕明確提出,將進一步放寬民間資本市場準入。凡是法律法規未明確禁入的行業和領域都應該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凡是中國政府已向外資開放或承諾開放的領域都應該向國內民間資本開放。
同時,大力推廣PPP模式。推動加快特許經營法等立法進程,加強制度法規創新供給。通過完善價格政策、挖掘項目商業價值等手段,構建合理有效的投資回報機制。并進一步取消下放企業投資項目核準權限,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鼓勵和規范民營企業完善企業經營管理制度,增強企業內在活力和創造力。
不難發現,民間投資增速回落的現象,已經引起國務院重視。早在5月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必須采取有力措施,推動相關政策落地,進一步放寬準入,打造公平營商環境,促進民間投資回穩向好。
會議決定,在各地、各有關部門對政策落實開展自查基礎上,國務院派出督查組,圍繞國務院2014年出臺的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相關文件落實情況,選擇部分地區進行督查,同時開展第三方評估。整改存在問題,克服不作為現象,完善鼓勵民間投資政策,尊重和維護企業市場主體地位,弘揚企業家精神,激發民間投資潛力和創新活力。
PPP開啟環保產業新時代
當前國外許多國家大力推行PPP項目的融資模式,這也為吸引社會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提供了新的途徑。我國在PPP模式的推廣中,更加側重在環保領域中的應用。
國家環保部規劃財務司司長趙華林表示,2015年我國經濟下行,中央財政收入減緩,靠中央財政滿足不了環鏡治理所需的資金。因此,要將ppp模式應用到環保產業上來,開放環保市場,讓更多的社會資金流入,讓專業人才干專業事情,政府要打破市場壁壘,為行業創造條件,這就是環保PPP模式最根本的出發點,這對環保產業來說是一場革新。
對此,趙華林認為政府要完善創新金融工具。政府帶頭出資建立環保產業的資金池,不僅要求放貸速度快,而且要低于銀行的利率,如此一來就會吸引不少急需資金企業的關注。同時再兼顧好出資方的利益。這樣,政府撥款在資金池中就會起到加杠桿的作用,政府投入1億元能帶動地方或者社會資金10億元的資金流入。
相關資料表明,我國用于環境保護財政預算在2000億左右,十二五期間《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與《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所需要的財政預算就已接近8萬億。據估算,在未來需要十幾萬億甚至是20萬億才能基本解決十三五的環境任務。
“如果沒有PPP,沒有新型金融工具,沒有社會資本進入環境保護領域內,將難以完成十三五環境保護的任務!壁w華林說。
PPP項目料迎落地高峰
由此,2016下半年有望迎來一波PPP項目落地高峰。實際上,此前就有分析人士預計,2015年可以視作PPP政策儲備年、政策推廣年,2016年應是PPP大規模實施的一年。
在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中國PPP研究院院長賈康看來,PPP項目能否切實落地,是扭轉民間投資增速下滑的關鍵所在!癙PP模式現在的狀態是方興未艾、前途無量,它的規模以后會越做越大,具體的操作模式有可能越來越豐富。”
來自權威媒體的報道消息稱,第三批PPP示范項目將于近期公布,項目總投資額有望達6000億元。此外,發改委、交通部日前聯合印發的《交通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提出,2016年—2018年,擬推進鐵路、公路、水路、機場、城市軌道交通項目303項,涉及項目總投資約4.7萬億,其中蘊藏巨大的PPP模式運作空間。
與之相對應的是,近日江西、云南、湖南、陜西等多個省市密集發布PPP項目,其中多個項目投資過億。江西省向社會推介52個PPP項目,涵蓋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生態環保等領域,總投資881.3億元;陜西省公布納入全省PPP項目庫的576個項目,總投資5837億元;湖南省公布第三批省級PPP示范項目,總投資1713億元;云南省公布了第一批42個省級PPP示范項目,總投資1907.22億元,項目涉及交通、環保、水務、醫療、養老、教育、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和保障性安居工程等8個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