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2013-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規劃二期行動計劃(2016-2017年)》被視為山東大氣治理升級版。省環保廳副廳長周杰介紹,在《二期行動計劃》中,大氣治理被分解為5大類、22項重點任務,各市據此共提煉了4010個項目,估算投資將達1107.77億元。
在5大類任務中,能源和產業結構調整是重中之重,也是治本之策。在各市提煉的4010個項目中,679個屬于能源結構調整、預計投資655.51億元,114個屬于產業結構調整、預計投資62.55億元,二者合計占總項目數量的近20%,但涉及的投資占總投資額的約65%,從中也可以看出,能源和產業結構調整的艱巨性。
據周杰介紹,推進能源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措施首先是全面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到2017年,要實現國家下達給該省煤炭消費總量比2012年減少2000萬噸的目標,原煤入洗率力爭達到65%以上,設區市的城市建成區和城鄉接合部,以及省會城市群完成散煤治理。同時,積極推進“外電入魯”,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力爭到2017年底,全省清潔能源裝機達到1490萬千瓦。
積極開展節能和資源循環利用,到2017年,50%以上的各類國家級園區和30%以上的各類省級園區實施循環化改造,鋼鐵、水泥、化工、石化、有色金屬冶煉等行業的大氣污染物排污強度較2013年下降30%以上。以區域性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引導產業布局優化,到2017年,基本完成城市建成區內及主要人口密集區周邊石化、鋼鐵、化工、有色金屬冶煉、水泥、平板玻璃等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
工業污染綜合治理涉及的面廣量大,是大氣治理的重要抓手。目前,已提煉項目1980個、預計投資343.49億元,分別占總項目數量的約50%,總投資額的31%。首先是加快推進燃煤機組(鍋爐)超低排放改造。2017年底前,單機10萬千瓦及以上燃煤機組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單臺10蒸噸/小時以上燃煤鍋爐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臺數達到80%左右。
此外,繼續深化鋼鐵、焦化、石化、有色金屬、建材等傳統行業污染治理,確保穩定達到《山東省區域性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等地方性污染物排放標準相應時段要求。
對于山東大氣治理,揚塵堪稱頑疾。此次治理提煉項目1009個、預計投資41.5億元。揚塵治理考驗城市管理水平!抖谛袆佑媱潯诽岢隽说2017年底,全省城市、縣城規劃區規模以上建設工地(含房屋拆除)揚塵防治措施完備率達到98%以上,城市、縣城快速路、主次干路的車行道機掃、灑水率達到90%以上,納入監管的渣土運輸車輛密閉化率、衛星定位系統安裝率均達到95%以上,城市市區餐飲業油煙凈化裝置配備率達到100%等一系列治塵的目標和措施。
此外,《二期行動計劃》在機動車船排氣污染控制、綠色生態屏障建設上也細分出了具體的任務、項目。
為實現2017年空氣質量改善目標,省政府將與各市政府簽訂新一輪目標責任書,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和終身追責,每年對工作方案實施情況進行考核并向社會公布,考核結果作為對各地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
|